2009-11-22

關於SD(Standard-Definition)Video的anamorphic(squeeze)問題 Part 2

anamorphic的歷史背景

DVD的規格中,有一項是關於畫面的格式。全世界沒有統一標示,甚至各地區的標示還有一點混亂。只有日本,日本統一了標示及符號,讓人一目了然DVD內的畫面格式。

4:3的寬高比,是接近方形的畫面,例如傳統的電視畫面,或是早期(約1950年代前)的電影畫面,皆是4:3的(電影又偶會標示為1.33:1)。16:9的寛高比(或是1.78:1),是數位高畫質電視(HD)所採用、略為長方形的畫面比例,目前市面上的薄形電視幾乎都是16:9的螢幕。以上屬於電視方面的。

電影方面就稍稍複雜了點。35mm膠卷成為主流後的默片時代,畫面是1.37:1(4格齒孔、全片幅寛)。有聲電影出現後,為了在35mm膠卷上,騰出光學聲軌的空間,所以畫面寬度略微縮減而成為1.33:1的畫面寛高比。1950年代,好萊塢電影受到電視日漸普及的威脅,各大影片公司紛紛採納不同的寬銀幕影片拍攝系統,互別苗頭;經過時間的沈澱後,目前大致上分為兩種寬銀幕畫面寬高比,2.35:1和1.85:1。關於電影2.35:1和1.85:1的相關故事,另外再做說明。

錄影機進入家用(消費電子)市場後,影片公司開始發行預錄的電影錄影帶。電影畫面轉為、錄影帶時,皆配合電視畫面寬高比,把寬銀幕畫面裁減為4:3的畫面。由於電視機的技術未達極致、螢幕尺寸不大,VHS錄影帶的解析度有限(水平解析度200多線),消費市場上也就接受了這樣的產品。Laser Disc(LD, 水平解析度提升至400多線)問市,加之大尺寸電視、投影電視的出現,家庭劇院的風潮方興未艾,LD也從原本一律全螢幕(Full Screen)畫面的版本,掀起了一股寬銀幕(Wide Screen)版旋風。

寬銀幕版就是讓電影畫面在4:3的電視螢幕上播放時,能維持原有的戲院放映寬高比。很明顯地,在方形畫框中呈現長方形的畫面,不可免的會有上下多餘的空間;這多餘的區域又以黑色為佳(不干擾視覺),"上下黑邊"、"Letterbox"的用語因應而生,"Full Screen "、"Letterbox"也成了代表畫面格式的用語。Full Screen即4:3或1.33:1的同義語;Letterbox則可再分為1.78:1 Letter -box、1.85:1 Letterbox、2.35:1 Letterbox。

如果電視機一直停留在4:3的寬高比,Letterbox畫面也就不會再衍生出新問題。然而,日本研發高畫質電視跑在前面,也因此很早期就開始推出16:9電視。4:3的Letterbox畫面在16:9電視上播放時,就如同把尺寸較小的長方形原始圖像,等比例放大到一個尺寸較大的長方形畫框中顯示;套用現在點陣圖像的概念,小尺寸點陣圖放大後,畫質一定會出現劣化情形。日本為了克服這一問題,研究出"squeeze"的方法;先把寬銀幕畫面置入16:9的虛擬畫框中,再把長方形的畫框水平向內擠壓成4:3的方形圖框後儲存/記錄,"squeeze"用語因此而來。LD時代,日本即發行過 具有"squeeze"處理的寬銀幕畫面LD碟片。

下面這兩張圖剛好可以用來說明。圖像取自「星際大戰首部曲」DVD(4區PAL)中所附的THX Video檢測圖形。中央為橢圓形的圖像,是儲存在DVD中的原始影像。

中央為圓形的圖像,是以Photoshop調整第一張圖模擬成16:9顯示的正確比例影像。"squeeze"的方法,剛好類似於電影利用anamorphic鏡頭拍攝/放映寬銀幕畫面的方法,因此美國大多以"anamorphic"表示不同於"Letterbox"的寬銀幕畫面。

以下是日本統一的DVD畫面格式符號。

具有anamorphic處理的寬銀幕畫面

4:3全螢幕畫面

4:3的Letterbox寬銀幕畫面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