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-02-18

"末代武士"──賽璐珞影片的寫照?

最近朋友邀稿,於是翻出了一些舊文章來。接下來的這篇文章,寫於2003年。文中有些資訊雖然已經過時,但不影響整篇文意;也在原本的註解說明之外,新增兩則註解(註一、二)。


"末代武士"是美國聖誕檔期的強片,同時也是好萊塢2003的年度大戲之一。在台灣,"末代武士"排為農曆新年的春節強檔影片,1月16日起各大戲院(院線)聯映。至截稿時,已連映4週,票房開出新春佳績。

不同於以往,"末代武士"在報紙電影鋅版的院線/場次時間外,還多了"數位放映戲院"的標示。列在這一標示下的,計有國賓、樂聲、喜滿客三家戲院。由這樣的訊息可以確定台灣的電影數位放映,已從"末代武士"的上映邁入了規模性發展的階段。

對AV友而言,心中較為在意的應該是,電影數位放映的影音品質。「究竟數位放映的電影影像品質如何」,則是廣大AV迷們更為關注的焦點。到底數位放映的影音品質如何?賽璐珞影片(註1)是否如同"末代武士"的宿命般,將「精神與我們同在」? 註1:使用賽璐珞(celluloid)影片(film)只為強調出,影片的材質的概念。為求文字精簡其後僅以「影片」一詞撰文。

有關影片(放映)與數位(放映)的勝負,本文將以客觀與主觀兩個面向,提供讀者一個參考。客觀方面,以蒐集到的一些相關數據為參考;主觀方面,則以筆者的實際觀賞經驗做一心得分享。

客觀數據
因為數位放映,一般消費者們接觸到"2K"這一影視後製用語。"2K"來自於影視數位化後製技術的解析度(取樣)概念。以35mm影片上的影像與數位視訊的關係來看。35mm影片滿格畫面轉為數位視訊,有4K(4096 × 3112)、2K(2048 × 1556)、1K(1024 × 778)三種解析度選擇(表格一)。數位視訊輸出為35mm影片時,則只有4K、2K兩種解析度;少了1K的原因在於,1K解析度不敷影片放映的基本解析度需求。

換言之,影片的解析度至少達4096 × 3112,而目前數位放映2K DMD晶片為 2048 × 1080,D-ILA QXGA可達2048 × 1536(註一)。此外,數位放映伺服(Server, 儲存、解密、解壓縮)系統,一方面各家規格尚待統一,一方面就所能查得資訊推測為1920 × 1152 / 4:2:2之MPEG 2壓縮格式(註二),且皆以SMPTE 292M(註2)標準為HD-SDI輸出/入規範,相較於4K仍有極大發展空間。 註2:SMPTE 292M為HDTV(1920 × 1080)系統之Bit-Serial數位介面。 註一:Sony於2004年發佈新聞,推出4K(4096 × 2160)數位電影放映機 註二: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於2008年3月公佈最新的Digital Cinema System Specification 1.2版,其中載明數位電影播映的影/音規格標準,4K已列入標準規格,有了DCI的標準規範,相信數位放映會日趨普及。

至於影片本身的解析度,另有一真實對應影片解析度之數位解析度為5000 × 3760的說法(註3)。同一說法中,同時論及一般銀幕尺寸正方型畫面下,人眼解析度可達2500 × 2500圖元(pixel)。其次,亦有影片與DLP之解析度,分別為30-50lp/mm與32 lp/mm的數據資料(註4)。  註3:參考自Alan Stewart所著"Video for Film Release"一文。  註4:參考自Christie Digital System, G. P. Pinho所著"Optics of Digital Cinema"一文。

解析度之外,依照"24p OR NOT TO BE – Digital cinema production and the 24p production format"一文所言。影片與數位HDTV的差異還在於「電影味」(film look)。而形成影片「電影味」的因素有三項:景深(depth of field)、對比度(contrast ratio)、畫面平衡性(picture balance)。

三項因素中,對比度亦是常見的,影片與數位視訊比較項目之一。但要特別留意的是,對比概念有的是基於傳統攝影"級"(stop)的概念,有的是基於視訊量測或數位量化的概念。傳統攝影"級"的對比概念為2的次方(一級為一倍光量的差異);影片對比約7~10級(即128~1024:1),視訊約5~7級(即32~128:1)。

例如,一篇專訪Kodak Entertainment Imaging Division, chief technical officer Tom Wallis,名為"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ilm & Digital Video"的文章中─「相較於數位攝影機約100:1的動態範圍,影片擁有非常廣寬的1000:1」-這樣的說法,即應是攝影"級"概念的對比數據。另依據"Optics of Digital Cinema"一文最後所載,DLP Cinema/Film對照表所列出的對比數據;1300-1500:1 / 500-5000:1(註5)即是不同於攝影"級"概念的對比數據。 註5:出自Christie Digital Sytem, G. P. Pinho所著"Optics of Digital Cinema"一文。

再者,關於亮度方面。"Making Digital Cinema Actually Happen"一文中,闡述了有關影片與數位放映機的亮度問題。依據SMPTE標準的建議,在影片放映機快門全開的情況下,銀幕中央應達16 ft-L(註6)。數位放映機沒有快門的問題,所以是以影片放映機與數位放映機同樣播放白畫面為依據,並由20-25%光耗損值的白畫面影片,訂出數位放映12~13 ft-L的標準。換句話說,由於放映機的硬體結構不同,兩者亮度標準不同。 註6:ft-L, Foot Lamber為亮度單位的一種,可參閱302期"認識光學上常用的亮度單位"。

誠如前文所述,目前許多數據資料顯示出來的,多是影片在多方面超越數位。但數位放映是否就如數據資料所顯示的居於劣勢?這就要由實際觀賞經驗來說明。

主觀經驗
首先持別強調,接下來的描述是筆者個人的主觀經驗,只宜當作參考。為了盡可能地確認比較結論非心理因素造成,筆者7次觀賞"末代武士",其中5次為數位放映,2次為影片放映。並且是依據數位3次-影片-數位2次-影片,交替印證比較心得。即為主觀,真正的感受,還是在於讀者們各自的親身體驗,同時也不適於將主觀感受冒然視為普遍定論。

由於目前數位放映採行48k/24bit PCM多聲道的音響格式,亳無疑問地數位放映的聲音品質是全面勝過影片放映。在此希望說明,電影音效與放映效果不可混而聽之。PCM多聲道的放映效果能更真切自然地呈現電影中的音效或音場;此起後落的音效有助於突顯出PCM多聲道的優勢,卻不能說PCM多聲道的音效比較好(註7)。 註7:不論是Dolby Digital、DTS、SDDS,或是PCM,都只是電影聲軌的播放格式,不同播放格式重現電影聲軌(音效)或有高低之別,但「音效」是多是少、是好是壞,早已於電影後製時定調。

影像方面,觀賞過3次數位放映的"末代武士"後,筆者於2月5日第一次觀賞影片放映的"末代武士";時間已是1月16日上映後的第3週。映入眼簾的第一印象是,影片放映的影像不像數位放映那般的鮮銳、凝聚,整體畫面看來總帶點霧濛濛的感覺,不像數位放映那般的通透。其次,影片放映的亮部花白現象,甚至有比數位放映更嚴重的感覺。直到劇情進行至阿湯哥於餐廳內與大村會面時,首次感到了震驚。

阿湯哥身上穿得,不僅僅是皮外套還是麂皮外套,毛茸茸的感覺可以用纖毫畢露形容。隨後阿湯哥踏上東京碼頭的一幕,「意外」再度出現。原本,碼頭木板的光澤細節,所呈現出的臨場感已讓人嘖嘖稱是。沒想到,木板的光澤居然是因陰雨天溽溼所致。讓人更訝異的是,阿湯哥訓練日本兵,翻譯跟在後面走的一個鏡頭,看了3次數位放映卻混然不知,畫面中的場景原來是陰雨綿綿。

由這些段落,皆可印證影片與數位的數據差異。影片在解析度與光影的細微變化上,目前仍優於數位。其他像是海浪、火焰等影像,數位始終無法表現得像影片那樣自然。雖然,這些細微處的表現能力,往往就是AV發燒友追求的極致的現場感、真實感所在。但觀賞電影畢竟不是在鑑賞發燒示範片;除了影像、聲音之外,電影透過對白、情節、意境等表現出來的整體意念,才是影音聲光的最終目標。

而數位放映的優點,要在第二次觀賞影片放映的"末代武士"後才體會到。第二次觀賞影片放映"末代武士"的戲院相同,時間為2月14日。睽違9天,影片放映的"末代武士",終讓人有所感歎。9天來的強光照射、高溫,彷彿已讓影片「洗盡鉛華」;畫面猶如水洗褪色般失去了原有的豔麗。影片褪色,破壞了應有的光影呈現,畫面從立體、層次豐富變為平面,失去了原有的臨場說服力。即便仍看得出解析度較佳,但已無法與數位放映的現場感相提並論。阿湯哥的麂皮外套質感尚在,但桌上的玻璃器皿已糊成一片「形影不離」。數位與影片放映的優缺點,似乎已不需多說。

持平而論
不少朋友第一次看數位放映電影時,都會有「類似ENG畫面」的感受。然而,從7次的觀賞經驗中可以得知,一般大眾過去對於所謂「電影味」的認知或許有待1商榷。相較於數位放映穩定持續的放映品質,影片放映的放映品質在經過3週後還能與數位放映相抗衡,但經過4週後的放映品質已明顯不敵數位放映。由此回溯推想影片放映的首映品質,應該可以這麼說:好的影片放映品質,本就像ENG般的視感,通透、鮮銳且色彩明豔飽和。

以這7次的觀賞經驗,可以做一比擬。如果數位放映的視感如CRT的HDTV畫面,放映3週後的影片放映視感如同LCD或電漿電視的HDTV畫面(最亮處容易花白),放映4週後的影片放映視感則像是老舊的SD電視畫面。或以曲線圖來比喻。影片放映的品質雖可從90分以上開始,但隨著放映時數增加品質也一路下滑。數位放映的品質或許在85~90之間,放映品質卻不受放映時數影響,能一貫穩定地維持水平。


如果以放映與觀賞的角度來看,電影映演界─「影片的優點不足以涵蓋其缺點,數位的缺點卻無損於其優點」-這樣的一句評語,誠可謂一語中的。

看電影,是種娛樂享受,也常是即興的。相信對於絕大多數的觀影人而言,寧可抱著輕鬆的心情去體驗、享受一部電影,也不樂於帶著趕時間的壓力趕著看「好看」的電影。數位放映,帶給廣大觀影人的,就是這樣一種隨興自在的品質保證。儘管"末代武士"是傳統精神對抗物質文明的悲劇宿命,但賽璐珞影片卻必定帶著一世紀的光彩淡出影壇。面對數位放映趨勢,廣大觀影人該如何看待,就有待日後親身體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