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11-29

關於SD(Standard-Definition)Video的anamorphic(squeeze)問題 Part 4(End)

Pixel Aspect Ratio的問題

有了網路後,大家常常透過網路分享自己喜愛的影片。許多時候,會把DVD的畫面抓一段出來,然後po上網,但往往畫面看起來怪怪的,影像的比例不太對勁。問題就出在pixel aspect ratio(圖元寬高比)上。
影像處理進入數位時代後,除了畫面寬高比(image aspect ration, IAR)和顯示寬高比(display aspect ratio, DAR)之外,惹出一堆麻煩的就是圖元寬高比(PAR)。前面兩個部分的文章,主要是從畫面和顯示寬高比的角度切入anamorphic的問題;這一段則主要以圖元寬高比來看anamorphic的問題。

首先說明圖元(pixel);picture(pix)-element(el)圖像元素的簡稱──圖元。台灣受日本漢字用語影響很大,"畫素"一詞即是日本對pixel的日譯用語。Photoshop將之翻成"像素"。沒有誰對誰錯,用得習慣就好。

圖元的寬高比在computer graphic(或是說電腦)的領域很單純,不論是IAR、DAR、PAR都是1.0,即正方形的圖元。但是SD視訊就沒那麼容易了,NTSC/PAL、4:3/16:9各有不同的PAR,好在HD(1920 x 1080)僅採16:9一種DAR,且PAR也僅1.0正方形一種(HDV 1440 x 1080除外)。由於台灣是NTSC系統,PAL部份就不詳述了。下圖例舉出graphic和SD NTSC DV單一圖元的寬高比。


PAR 0.9是SD NTSC DV,顯示4:3畫面時所採用的寬高比。PAR 1.2則是SD NTSC DV,顯示16:9畫面時所採取的寬高比。換個方向來看,假設以Photoshop繪製PAR 1.0圖像,用於4:3 SD NTSC DV畫面,如果沒有修正PAR,會在電視顯示出類似下圖這樣的情形──影像輕微縱向拉長。DVD畫面如果不經修正直接轉成PAR 1.0的圖片或影音檔,會有同樣的情形。(在此,要提出說明,本文數段例舉的畫面,皆是利用修正圖元數來模擬各種的顯示畫面)

顯示比例為4:3

下圖的例子是,以Photoshop繪製PAR 1.0圖像,用於16:9 SD NTSC DV畫面時,會在電視顯示出類似下圖這樣的情形──影像橫向拉寬。

顯示比例為16:9

PAR 1.2的DVD畫面如果不經修正,直接轉成PAR 1.0的圖片或影音檔,會在電腦螢幕上顯示出類似下圖這樣的情形──影像比例縱向拉長。

顯示比例為4:3

由於16:9液晶電視日趨普及,SD視訊更需要多加留意,才能呈現最佳的顯示品質。anamorphic的相關觀念,也相對日漸重要。寬銀幕的畫面,必須經由anamorphic處理提升SD 16:9顯示的品質,而SD anamorphic的視訊又與pixel aspect ratio息息相關。因此,有志於影音工作,對於anamorphic的相關問題一定要徹底了解才行。

2009-11-25

愛爾蘭人跳得,不是踢踏舞 Part 1

約莫10年前,DVD才剛問市不久;年底的台北音響影視展會場中,四處可見參展廠商放著「Riverdance」來展現音響效果。DVD漸漸普及,Riverdance也漸漸在台灣打開了知名度。如今,「大河之舞」已經兩度來台演出;媒體相關報導也依舊用,『愛爾蘭踢踏舞』來稱呼這一世界獨特的舞蹈形式;卻仍少見有為愛爾蘭Step Dance正名的文章出現。其實,愛爾蘭人跳得,不是踢踏舞。

『愛爾蘭踢踏舞』翻成英文會是Irish Tap Dance。相信「大河之舞」的演出人員,要是聽到這樣的說法一定會急著搖頭解釋,他們跳得不是踢踏舞;表演中兩位黑人跳得那一段,才是Tap Dance──踢踏舞。愛爾蘭人跳得是Step Dance或Set Dance。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混淆,正是翻譯造成的歧義(ambiguity)。當舞蹈專家還沒有對Step/Set Dance做出通用的中文譯名前,一般將其稱之為「踢踏舞」也無可厚非。但是卻不能不分清楚,Tap Dance和Step/Set Dance在概念上,實際是兩種不同的舞蹈。

圖截取自The Chieftains--An Irish Evening DVD

我不是愛爾蘭舞蹈專家。只是因為有一陣子迷上The Chieftains。從他們的An Irish Evening演出實況LD中,看到了「大河之舞」第一代女主角Jean Butler少女模樣,身著傳統愛爾蘭服飾的短短演出,留下了愛爾蘭舞蹈的印象。隨著「Riverdance」DVD的出現,上網找了一些相關資料,才了解到愛爾蘭人跳得,不是踢踏舞。

圖截取自The Chieftains--An Irish Evening DVD

以下是截錄自多年前曾撰寫過的文章

「Riverdance-The Show」中所演出的舞蹈,主要是以愛爾蘭傳統舞蹈為主,但其中也有融合世界其他舞蹈的演出,像是西班牙的佛朗明哥,俄羅斯的芭蕾、民族舞蹈。從表面上看來這是一種融合,但在了解愛爾蘭人,或是說塞爾特人(celtic)的歷史背景後,或許可說是彼此可能都有同一的文化根源吧。而且或許也更能體會到「Riverdance-The Show」的成功,對愛爾蘭人而言有著什麼樣的意義。

我們今日所稱的愛爾蘭人,實際上即是塞爾特人(另有居爾特、克爾特人等譯名),或是蓋爾人(Gaels)。塞爾特人是一相當古老的民族,是歐陸阿爾卑斯以北最早興起的史前民族,分布極廣,約在今日法國、西班牙北部、不列顛,以至巴爾幹,波西米亞的中、南部。約在西元前3世紀,塞爾特人擴展到了愛爾蘭。在歷史發展中,塞爾特人曾受到羅馬人、日耳曼人、維京人、諾曼人的侵襲、統治,甚或同化。唯一比較沒有受到外來入侵影響的,就只有愛爾蘭的塞爾特人了,或許這是現在一提到塞爾特人就會讓人直接聯想到愛爾蘭人的原因。

而塞爾特人精深的文化中,音樂和舞蹈是其非常重要的一環,但因為遭到多次外族入侵的破壞,有關古代塞爾特舞蹈的文字記載大都蕩然無存。一般認為有文字記載的傳統塞爾特舞蹈,大約始自16世紀中葉,今日的愛爾蘭傳統舞蹈大概即奠基於此時。但是英人的統治下,卻頒布過數項法令抑制愛爾蘭的文化、舞蹈發展。及至19世紀末,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,蓋爾語學會(Gaelic League)創立,有關今天愛爾蘭傳統舞蹈教學、競賽、評判的種種,開始更有系統的發展。時至現在,世界各地已有相當多的愛爾蘭傳統舞蹈學校,並且經常有各種比賽在進行,對愛爾蘭傳統舞蹈的發揚有相當重要的貢獻。但舉辦比賽並不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後才有的現象,在中世紀時已有著時常競賽的傳統。或許,這也是「Riverdance-The Show」中,時常讓人感到舞者彼此在較勁的根源所在。

愛爾蘭傳統舞蹈的型式,有著許多不同的說法。有的以Step Dance統稱愛爾蘭傳統舞蹈,其下再分為Jigs(吉格舞)、Reel(利爾舞)、Hornpipe(號笛舞)、Set Dance、Geili Dance。有的則以Ceili Dancing、Step Dancing、Set Dancing為主要型式。所有的舞蹈型式都可以用樂曲的結構予以區分歸類,筆者並非專家,無法再作進一步的解說。以粗略的區分來說,Geili Dancing較不強調足部觸擊地面,Step Dancing較重足部觸擊及節奏性,Set Dancing則為源自Quadrilles(卡德利爾舞,一說方舞)的團體舞蹈(四對男女舞者)。

至於舞者所穿著的舞鞋也有硬鞋(Hard Shoe)、軟鞋(Soft Shoe)兩種。哪種舞蹈,或什麼性別該穿著何種舞鞋,都有其傳統的規範和歷史演變,在此就不多作介紹。舞蹈時手部的動作,也隨不同型式的舞蹈有不同的規範。而傳統的舞蹈地點卻令人相當意外,桌面、門板、木桶上、crossroad(字面為十字路,但不知是否有其特殊意義則不得而知)。隨著「舞臺」漸漸變大,舞蹈的動作也逐漸變大,如今「沒有善用舞臺」在比賽時是會被扣分的。

從上述即可看出,「Riverdance-The Show」融入各種型式的愛爾蘭傳統舞蹈,轉變而為一嶄新的表演風格。不但讓外人看得過癮,更讓自己人看得是熱血洶湧,感動於這一飽經壓抑的民族,終能以如此開朗、獨特的舞蹈表演,擺脫了苦難的陰影,向世人宣揚自己的傳統文化。我想,即使身為外人,在了解了愛爾蘭傳統舞蹈的發展過程後,都不免要為「Riverdance-The Show」動容。

2009-11-24

關於SD(Standard-Definition)Video的anamorphic(squeeze)問題 Part 3

anamorphic與Letterbox的比較

Part 2簡單說明了視訊(video) anamorphic的由來。這一段來說明視訊anamorphic的重要性所在。DVD的時代,全球視訊系統大約簡化為NTSC與PAL兩種(原本有NTSC、PAL、Secam)。NTSC視訊由每秒60個半畫面(圖場, field)組成30個全畫面(圖框, frame);PAL視訊由每秒50個半畫面組成25個全畫面。NTSC的每個半畫面由262.5條掃瞄構成,先掃瞄奇數線(1st, 3rd, 5th, 7th…)再掃瞄偶數線(2nd, 4th, 6th, 8th…),全畫面共由525條掃瞄線組成;這種視訊成像的方式又稱為"交錯式掃瞄"(interlace)。

回到4:3 Letterbox的概念,上下黑邊等於僅由黑色訊號掃瞄線形成。換個角度來說,有點像是近來差點要流起行來的「尸位素餐」,訊號空間只被用來顯示黑畫面。另一方面,實際用來顯示畫面影像的有用掃瞄線就更少了。特別是2.35:1的電影畫面,僅會用到約525條掃瞄的3/5左右的掃瞄線,影像的垂直解析度勢必減損。下面這張圖是截取自,「鐵達尼號」最先發行的3區Letter-box版。

再看16:9 anamorphic的情形。如果是1.85:1的電影畫面,上下黑邊相對2.35:1畫面可說微乎其微。此外,一般電視機有約10%的"過度掃瞄"(overscan)機制,避免視訊控制訊號連同畫面一起顯示出來。所以,通常1.85:1電影畫面的上下黑邊,在16:9電視機上是看不見的。但是如果在電腦上播放,就可以看到1.85:1電影畫面,在16:9圖框中上下細細的黑邊了。請參考下面「鵬程千萬里」的DVD畫面,截取自法國版DVD。

至於2.35:1的電影畫面在16:9的圖框中,雖仍不可免地有上下黑邊,但相較於4:3 Letterbox的畫面,浪費掉的掃瞄線比較少,亦即垂直解析度較高。下面這兩幅「鐵達尼號」的DVD畫面,截取自較晚發行的「三碟裝珍藏版」,上為原始影像(修正pixcel比例),下為修正成16:9正確顯示畫面比例。「三碟裝珍藏版」的電影畫面已經重新處理過,改為anamorphic寬銀幕畫面。附帶一提的是,兩個版本都具有THX認證,或許正因為如此,兩個版本的畫面儘管處理方式不同,但前後畫質卻有極好的一致性。

再回到對大陸劇的感歎。大陸劇即然用HD拍攝,畫面也都是16:9的寬高比,DVD雖然是降格(downgrade),但至少可以採用anamorphic處理,盡可能地保有較好的品質。「大宅門」是第一部採用HD拍攝的大陸劇,繼最早的D5(單面單層, 4.7G)版之後,發行了D9(單面雙層, 8.5G)版,DVD的資訊容量是增加了,但畫面格式仍然是4:3 Letterbox,增加資料量然後浪費給黑畫面始用。令人意外的是「神鵰俠侶」,日本也只能發行到4:3 Letterbox版,但更誇張的是中凱發行的上、下盒裝版,截取畫面後發現原始畫面竟然是352 X 288,可以說是「DVD的VCD格式」。相對而言,「七劍下天山」能讓日本發行anamorphic的DVD,或許可以說明,香港影視產業的技術觀念有跟上科技發展的腳步。

由於部落格無法登出原尺寸圖檔(大多會縮小),所以無法正確顯示「神鵰俠侶」日本版和大陸版的差異。不過還是以可看出大陸版的畫面矇了點。

上圖為日本版DVD(NTSC)截圖後,修正比例再縮小成1/4面積(324 x 240)。



上圖為大陸DVD(PAL)截圖後,僅修正比例(375 X 288)。

2009-11-22

關於SD(Standard-Definition)Video的anamorphic(squeeze)問題 Part 2

anamorphic的歷史背景

DVD的規格中,有一項是關於畫面的格式。全世界沒有統一標示,甚至各地區的標示還有一點混亂。只有日本,日本統一了標示及符號,讓人一目了然DVD內的畫面格式。

4:3的寬高比,是接近方形的畫面,例如傳統的電視畫面,或是早期(約1950年代前)的電影畫面,皆是4:3的(電影又偶會標示為1.33:1)。16:9的寛高比(或是1.78:1),是數位高畫質電視(HD)所採用、略為長方形的畫面比例,目前市面上的薄形電視幾乎都是16:9的螢幕。以上屬於電視方面的。

電影方面就稍稍複雜了點。35mm膠卷成為主流後的默片時代,畫面是1.37:1(4格齒孔、全片幅寛)。有聲電影出現後,為了在35mm膠卷上,騰出光學聲軌的空間,所以畫面寬度略微縮減而成為1.33:1的畫面寛高比。1950年代,好萊塢電影受到電視日漸普及的威脅,各大影片公司紛紛採納不同的寬銀幕影片拍攝系統,互別苗頭;經過時間的沈澱後,目前大致上分為兩種寬銀幕畫面寬高比,2.35:1和1.85:1。關於電影2.35:1和1.85:1的相關故事,另外再做說明。

錄影機進入家用(消費電子)市場後,影片公司開始發行預錄的電影錄影帶。電影畫面轉為、錄影帶時,皆配合電視畫面寬高比,把寬銀幕畫面裁減為4:3的畫面。由於電視機的技術未達極致、螢幕尺寸不大,VHS錄影帶的解析度有限(水平解析度200多線),消費市場上也就接受了這樣的產品。Laser Disc(LD, 水平解析度提升至400多線)問市,加之大尺寸電視、投影電視的出現,家庭劇院的風潮方興未艾,LD也從原本一律全螢幕(Full Screen)畫面的版本,掀起了一股寬銀幕(Wide Screen)版旋風。

寬銀幕版就是讓電影畫面在4:3的電視螢幕上播放時,能維持原有的戲院放映寬高比。很明顯地,在方形畫框中呈現長方形的畫面,不可免的會有上下多餘的空間;這多餘的區域又以黑色為佳(不干擾視覺),"上下黑邊"、"Letterbox"的用語因應而生,"Full Screen "、"Letterbox"也成了代表畫面格式的用語。Full Screen即4:3或1.33:1的同義語;Letterbox則可再分為1.78:1 Letter -box、1.85:1 Letterbox、2.35:1 Letterbox。

如果電視機一直停留在4:3的寬高比,Letterbox畫面也就不會再衍生出新問題。然而,日本研發高畫質電視跑在前面,也因此很早期就開始推出16:9電視。4:3的Letterbox畫面在16:9電視上播放時,就如同把尺寸較小的長方形原始圖像,等比例放大到一個尺寸較大的長方形畫框中顯示;套用現在點陣圖像的概念,小尺寸點陣圖放大後,畫質一定會出現劣化情形。日本為了克服這一問題,研究出"squeeze"的方法;先把寬銀幕畫面置入16:9的虛擬畫框中,再把長方形的畫框水平向內擠壓成4:3的方形圖框後儲存/記錄,"squeeze"用語因此而來。LD時代,日本即發行過 具有"squeeze"處理的寬銀幕畫面LD碟片。

下面這兩張圖剛好可以用來說明。圖像取自「星際大戰首部曲」DVD(4區PAL)中所附的THX Video檢測圖形。中央為橢圓形的圖像,是儲存在DVD中的原始影像。

中央為圓形的圖像,是以Photoshop調整第一張圖模擬成16:9顯示的正確比例影像。"squeeze"的方法,剛好類似於電影利用anamorphic鏡頭拍攝/放映寬銀幕畫面的方法,因此美國大多以"anamorphic"表示不同於"Letterbox"的寬銀幕畫面。

以下是日本統一的DVD畫面格式符號。

具有anamorphic處理的寬銀幕畫面

4:3全螢幕畫面

4:3的Letterbox寬銀幕畫面

2009-11-21

關於SD(Standard-Definition)Video的anamorphic(squeeze)問題 Part 1

前言  明暗問題

中國大陸很早就開始用HD(High-Definition, 1920 X 1080)的規格拍攝電視劇,但是製作成DVD後的品質總是令人遺憾的。原因不外乎,成本考量、從業人員sense不夠,或是兩者兼有。台灣播出的大陸劇或發行的大陸劇DVD,品質一樣令人不敢恭維。日本在視訊品質的自我要求上,值得中、港、台三地參考。「七劍下天山」這齣徐克監製的電視劇,台、日發行的版本就差很大。

先看這兩張圖
日本發行DVD以Power DVD(原始畫質設定模式)抓圖

台灣發行DVD以Power DVD相同條件抓圖

台灣發行的DVD亮度範圍明顯不對,暗部過暗導致失去暗部層次細節,無法正確顯現明暗對比,視感上就缺少如親眼所見般的真實感。畫面比例問題,稍後會說明;日本版整體色調略帶青冷,或許是日本標準色溫採用9,300 度K所致。

大陸劇來台灣常會有暗部過暗的現象。電視系統的不同,並不能作為正常化這一現象的理由。主要問題還是在於兩岸從業人員的sense問題,不然為何日本發行的DVD就沒有這樣的現象。關於這一問題的成因有點繁雜,找機會再說明。

再看兩張圖
這是日本發行的「上海灘」DVD畫面截圖。1980年拍攝的「上海灘」,棚內戲的畫質能有如此表現,真的讓人驚豔。手邊沒有兩岸兩地的「上海灘」DVD版本,不過畫質要能超越日本版的可能性應該是不高了。

我不是一個哈日族,甚至一度極端地仇日。但從日本在影音品質上的要求、維持,只能讓人感歎,什麼時候我們的影視出版品才能有像日本一樣的影音品質,而我們的從業人員能普遍地有像日本一樣的sense和精神!



2009-11-11

詩翰&妙如

詩翰&妙如 婚禮MV,全長5分多,壓縮後畫質減損很多,原為16:9寬螢幕畫面,無奈Blogger一定會轉成4:3 Letterbox,比例好像也有跑掉一點點,怪怪的說不上來,不過原始(DVD)畫面一切都OK,純粹是因為轉.wmv再轉成Bolgger的播放格式(應該是.flv)造成的問題.好處是畫面面積縮小畫質視感上較細緻,壓縮造成的馬賽克也比較不明顯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