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02-25

狀況外的NCC 之 窮到只剩下錢了嗎?

今天早上看到晨間新聞;NCC又有壯舉。對於前兩天的全民補助預算105億提案,發覺可行性不高,又改成補助中低收入戶,預算降低為2億多。真的不知道NCC諸公們倒底在想什麼?擬定一個提案是這麼的草率?也想不通NCC諸公們的邏輯是什麼?

台灣許許多多事都喜歡要政府補助;拍電影要政府補助,現在連看電視也要政府補助?如果NCC的諸公們真的了解市場現況,與其補助中低收入戶一個過度時期的'數位機上盒',還不如幫助中低收入戶更換直接能接收無線數位電視廣播的電視。因為中低收入戶的電視機有可能已經使用很久(我的電視(CRT)也已經使用10年了還沒換),有了'數位機上盒'不一定電視機壞掉,還是看不到無線數位電視廣播。

中低收入戶能看得到無線數位電視廣播節目,就代表台灣的數位電視政策成功了?在此先聲明,個人並沒有對中低收入戶有偏見,只是藉以論述突顯NCC諸公的提案邏輯不知在哪?不能做到全民補助,就改補助中低收入戶,理由為何;中低收入戶只是經濟條件較差,並不代表其智識低於高收入戶,就一定需要藉由無線廣播媒體「教化人心」;高收入戶只是經濟條件較佳,並不代表其思辨判斷能力就高於中低收入戶,就不需要藉由無線廣播媒體的資訊輔助。

所以,一切就是錢的問題──因為中低收入戶金錢較匱乏,高收入戶金錢較充裕,因而要補助中低收入戶。那請問,中低收入戶有很多物品付擔不起,是否各種物品都要補助更換,特別是有「數位」兩字開頭的物品更要補助?到底有什麼原因,一定要有人看得到無線數位電視廣播?大家都知道,只要產品好,不需要廣告,消費者自動就會前來消費,甚至價格都不是問題;iPod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如果台灣的無線數位電視廣播內容、品質具有吸引人的魅力,民眾自然會想辦法要看到(假設是在這樣的前提下補助中低收入戶也無可非議)。台灣的(無線)電視產業市場是個自由經濟的競爭市場,不是嗎;黨政軍退出電視媒體、電視媒體民營化了,不是嗎?那為什麼還要一再提案補助,難道是政府或NCC"「窮」得只剩下「錢」了嗎"?(產業洞察、計劃貧窮,只想到用錢解決問題)


關於NCC的另一個狀況外

2008年底,NCC審查有線電視費率,硬生生讓有線電視費率調降了20~50元。表面上看來是造福民眾,實則是讓台灣的收視品質往向下沈淪再沈了一步。台灣一直以來無法建立大眾,使用者付費的觀念。先進國家,或說尊重智財權的國家,一定具備使用者付費的概念,因為這是攸關一個國家創作(文化)品質往良性循環發展的防線。台灣曾經有過衛星電視,但衛星電視發展的底限,就在使用者付費;台灣絕大多數消費者沒有這樣的胸襟,所以衛星電視始終無法在台灣生存。

台灣的有線電視是從「地下」(第四台)發跡,政府就地合法而為有線電視。既然是從地下發跡,不用負擔智財成本,收視費率自然平易近人。就地合法後,消費者絕對不會接受費率調漲,系統業者也會自尋出路。於是,就是現在的有線電視況,100來個頻道,可以說有一半根本不太會去看,常看的頻道其內容和品質也只一般(美國1970年代,即開始電視立體聲廣播;台灣硬體架構有,但實質頻道、節目有多少,現在已經2010年了)。

NCC不知有其職責的高度,致力於提升台灣的影視品質,引領台灣民眾邁向品質上的先進國家,反而媚俗的自以為為民造福。欸,希望我們的政府、NCC的諸公們,先去看看美國的FCC(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)、NAB(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)、SMPTE(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)、MPAA(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)都在做些什麼,再審慎地推出政策吧。(不是我要求過多,而是NCC本身在組織架構上就很奇怪;看名稱就知道是仿FCC,但實際上好像又不止FCC的轄權)


補充昨天的文章

關於"行動接收",美國這麼一個具有消費者意識(消費者強勢)的市場,也沒有因為當時缺乏"行動接收"就讓整體規劃、政策施行停擺。如今,ATSC在"行動接收"上迎頭趕上,透過無線網路手機也能收看視訊內容物;無線數位電視廣播的「行動接收」,真有那麼重要嗎?

台灣常常會迷思在簡化的數字、規格中而不自知,一味的追求表象上的極致,卻往往忽略其內涵或精神。好比一有「Full HD」電視,就一股熱地要買「Full HD」電視,卻不正確的調校電視(皮克斯的 瓦力、天外奇蹟 藍光片內容即包含簡易的電視調校工具,積極關切其創作的播放品質);其實解析度只是影像的基本骨架,真正讓畫面鮮活動人的關鍵,其實在正確的亮度、對比、色相、色濃度。"行動接收"又何嘗不是一種規格迷思?

2010-02-24

狀況外的NCC Part 2(End)

早在映像管(CRT)電視強調全平面螢幕的時候,製造業者就已經推出所謂「HD Ready」的電視機。它代表的意思就是,電視機製造業者已經能生產,支援/對應DTV訊號的電視機。那「Ready」又是什麼意思?因為台灣的(無線)數位電視廣播政策/規範還不明確,製造業者無從納入(無線)數位電視廣播選台器線路架構,所以只好用「Ready」讓消費者明白,產品本身是可以顯示HD或DTV電視訊號的。全平面映像管電視推出沒幾年,電漿電視以大尺寸(42吋, 16:9)挑戰映像管,無奈屬新開發技術,成本偏高、售價一直降不下來,結果卻幫液晶電視的市場大戰先暖了暖身。

無論電漿或液晶電視,也就是台灣統稱的薄型電視,一開始推出就已經是支援DTV/HDTV的電視機種。當時日本國內機種存在一種現象,隨著薄型電視本體,會附上一台精美的配件(體積約VHS錄影機大小)──訊源接收/滙整兼選台器。不論設計理念是什麼,但這一個外接「盒子」,它的意義絕對與'數位機上盒'不同。台灣液晶電視市場日趨成長,接收(無線)數位電視廣播的機能說明,卻一樣混沌不明。甚至坊間有此一說,相對於液晶電視機,液晶顯示器的貨物稅較低,相對成本較低售價也可以降低;兩都差別即在於,前者具有電視的選台功能,後者只能「被動的」的顯示接收訊號;以此做為為什麼需要'數位機上盒'的原由。

如果這樣的說法成立,政府應該檢討稅率政策是否有改進需要,或是對電視機製造業提出要求,而不是花105億補貼人民購買'數位機上盒'。況且,查了一下台灣Sony、Panasonic、JVC、Sharp網站的液晶電視規格,Sony資料顯示皆內含數位電視選台功能,Panasonic電話確認電漿電視皆附數位電視外接盒、JVC電話確認僅某一型號外其餘皆附數位電視外接盒、Sharp電話確認皆附數位電視外接盒。這樣的結果顯示,NCC關於補助更換'數位機上盒'的構想有待商榷。

NCC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構想,是基於政府制定政策2012年關閉/收回類比頻道,屆時有部分民眾將無法收看(無線)數位電視廣播節目。有趣的是,衛星廣播、有線電視的數位播送,好像是棄養嬰兒一樣,政府不聞不問,NCC讓其自生自滅。其實在電視廣播進行數位播送革新之前,收音機的數位廣播已經成形,稱之為DAB──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。台灣有許多電台已經是DAB並行之有年,接收的音質高於FM立體聲,但同樣要更換調協器才能接收;NCC為什麼不提案補助更換?

那台灣(無線)數位電視廣播的現況又是如何?回答這個問題前,必須先提一段典故。台灣的電視系統是跟著美國NTSC系統走的,電壓、電源頻率也是一樣跟從美國。數位電視(DTV)廣播,美國基於NTSC開發ATSC系統,歐洲基於PAL開發DVB-T系統,日本獨立開發ISDB-T系統而為世界三大系。政府研擬數位電視廣播之初採行ATSC系統,但因當時ATSC不具備"行動接收"技術(DVB-T具備),罵聲四起,於是緊急改換DVB-T系統。NTSC每秒30格畫面,PAL每秒25格畫面;採行NTSC國家的電源頻率大多為60Hz,採行PAL國家的電源頻率大多為50Hz。台灣是否因採用DVB-T系統要克服更多技術困難,並導致技術規範的擬定延宕,或可尋求專精人士的意見,但個人一直存有疑慮。(我不是美國迷,甚至有點反美,但應是該反的才反,不能亂反,不是嗎)

按照數位電視廣播的基本原理,HD的廣播必須用到每一個廣播頻道的全頻寬,DVB-T頻寬有6, 7, 8 MHz三種,ATSC頻寬為6 MHz。無線數位電視廣播另外具有Multicasting的機能。所謂Multicasting,就是利用視訊壓線技術,降低視訊每秒傳輸位元率後,利用同一個頻道頻寬同時傳送不同的節目訊號。台灣目前所號稱的數位電視台有15個台,其實只是5家無線電視台的Multicasting,並不是真的有15個頻道的電視台。這也是為什麼收看這15個電台的節目,常有碼賽克現象的原因──視訊壓縮。(可以參考http://www.dtvc.org.tw/2-3.htm的頻道表)

以目前台灣的電視產業市場規模來看,會出現第6家無線電視台的機會,可說是微乎其微。加上,所謂的15個數位電視台,其實只是台/中/華/民/公視的「附屬頻道」。試問,會有多少民眾,會有多大的興趣想看這些電視台的節目?而且,這些電視台播出的SD視訊,還是經過高壓縮比的Multicasting。至於無線HDTV,另規劃一個Hi-HD頻道責成公視營運。看看公視平時製作的節目,再看看NHK BS-Digital(衛星HD廣播)的節目……(無語問蒼天)

NCC預備提案花105億,充其量只是在附和台灣殘缺、空洞的數位電視政策,根本不了解花掉那105億的實質意義在哪裡。美/日兩國推動數位電視,先有完整的硬體規劃與施行步驟,碰上奧運或是世界盃足球賽,剛好用以展現數位(HD)電視廣播的魅力。反觀台灣,只是在利用每次的盛事熱潮,炒作所謂的商機(發了電台/廠商),或是營造數位電視推展的假象(政府交差);至於消費者/收視戶接受到品質或感受呢?

曾經有過夢想,台灣影視品質能趕上美/日,在台灣做一個幸福的影視消者者,或至少台灣社會能有影視品質的覺醒。然而夢想仍在,心中卻早已不存希望。我,人微言輕,只是一介草民;在位者(政府也好、NCC也好、產業經營者也好、所謂學者也好……)可以不用在乎我的想法,但至少請不要一再的顯示出在狀況外嘛。

附帶一提
台灣向來喜好用口號式或標題示的行銷語彙。近來火熱的LED電視,正確的說法應該是LED背光液晶電視──仍然利用液晶成像原理,只是背光光源改為LED。另有LED顯示器(LED Display)技術,技術內涵不同,不宜與LED背光液晶電視混為一談。另外,藍光和DVD是兩種不同的格式(format),可以稱藍光為藍光光碟,也可以稱DVD為DVD光碟,但絕對沒有所謂的「藍光DVD」這種名稱。


p.s. 文章寫作中不幸word當掉近1000字,再下筆時思緒已經不復原初,就以以上為完結吧,多說也只是書空咄咄罷了

歡迎轉貼,把台灣的無線數位電視現況讓身邊的親朋好友了解

2010-02-23

狀況外的NCC Part 1

今天早上看到晨間新聞;NCC打算提案以105億預算補助全民更換數位機上盒(中央社用語,Yahoo-TVBS新聞是'無線電視機上盒')。真的是氣到不行。會出現這樣的新聞,一是代表NCC的諸公們根本是在電視產業發展的狀況外,一則再次顯示出台灣政府(藍、綠皆然)的電視產業政策人才完全真空。

'數位機上盒'也好'無線電視機上盒'也好,不知道NCC要怎麼翻成英文,或是告訴我們對照它的英文用語是什麼。目前,台灣最普遍的'數位機上盒'廠牌是「大通」和「兆赫」兩個廠牌。上到大通的官網,在'數位機上盒'產品的大項下,產品的名稱大都稱之以「數位電視轉換盒」、「高畫質(HDTV)數位電視接收機」,相關產品就是沒有一個型號以'數位機上盒'稱之。兆赫,可能是不太會逛它的官網,看不到什麼訊息。至於Sony,倒有一款「Full HD高精細畫質數位機上盒」。

究竟什麼是'數位機上盒'?嚴格來講,應該只有「機上盒」(Step-Top-Box)。"機上盒"一詞,一般來說應該是隨著"隨選視訊"(Video on Demand)出現而附帶產生。"隨選視訊"的服務與傳送,需要計次付費、加密/解密等超出一般電視機的功能;加之"隨選視訊"是以地區性為服務範圍,不太可能達成定全面性統一規格;可見"機上盒"的存在有其不得不的原由,同時是由"隨選視訊"服務的提供者租借或附送給收視戶。

這是否讓人想起,台灣的有線電視還稱之為「第四台」的年代。當時,業者看到國外的技術/產業發展,走在政府政策的前面,率先引進了有線電視服務。當然,科技帶動的產業發展,在市場上一定會有過度期。也就是說,市場上已經存在的純無線電視廣播(Terrestrial Broadcasting)時代電視機,是無法接收有線電視訊號的;於是乎,有線電視業者會提供訂戶一個有線電視選台器,當電視機還沒有AV端子的時候,另外需要一個天線切換器──切換自家天線接收的老三台無線電視訊號,或是「第四台」的有線電視訊號。但隨著有線電視普及,全面性技術規範的形成,電視機製造業者終於可以讓有線電視選台器,連同VHF/UHF(無線)選台線路一併納入電視機架構中;有線電視的「黑盒子」、天線切換器,就這樣走入了歷史,走出了台灣人民的記憶。

那,'數位機上盒'又是什麼?可以看作是,無線電視廣播進入數位播送時代的過度產品。依據美/日兩國對於電視廣播的分類有,無線、衛星(Satellite)、有線(Cable)三大類;Terrestrial按字義是相對衛星而言的地面廣播,即傳統的無線電視廣播。美/日兩國推動電視廣播邁向數位播送,在政策制定及通盤考量上,對於無線、衛星、有線一視同仁有著全面性的計劃。藉由推動數位電視廣播,不僅強調視訊同時重視音訊的效果提升與多元服務──搭載5.1聲道環繞效果音訊,或是多語音服務:視障音訊、聽障音訊、評論音訊、急緊通報音訊……等等。

數位電視廣播又是什麼?數位電視廣播(DTV)也就是台灣所謂的數位電視,即是以無線廣播方式傳送數位影音訊號的電視節目。以美國為例,由ATSC(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)制定的數位電視技術規範及內涵,同樣會成為美國衛星廣播、有線電視轉換為數位播送的依據。以視訊來看,ATSC制定DTV的視訊格式共有18種:SD(Standard Definition, 標準解析度)佔12種,HD(High Definition, 高解析度)佔6種──1280 x 720 / 24P、1280 x 720 / 30P、1280 x 720 / 60P、1920 x 1080 / 24P、1920 x 1080 / 30P、1920 x 1080 / 30I。

特別要提出的是,數位電視廣播不宜與電視數位化等同視之。電視的製作、後製數位化,早已隨著科技的發展默默進行;1987年數位色差無壓縮VTR-D1問市,1989年數位混合(composite)無壓縮VTR-D2問市,1993年Digital Betacam正式推出(數位色差2:1壓縮)。因此,數位電視真正的核心意義,是在電視播送技術上的革新;就好像數位電影的真正意義,在於電影播放形式由百年的膠卷(film)放映,進入到數位放映的時代。

台灣社會,上從政府、下達坊間,向來喜好用粗淺的、口號式的行銷手法,「數位」喊得此起彼落:由新聞局長宣佈的數位電視正式開播最少兩次(可以去查新聞資料),數位美語成了廣告訴求(請問有類比美語嗎),數位電漿、數位液晶成了汰換電視機的誘因(請問有類比電漿、類比液晶嗎)。這幾年,凡事只要在開頭加上「數位」兩個字,好像就代表了是走在時代尖端的、是高科技的、是比較高水準的。但是,實質的內涵呢,就像台灣數位電視或說DTV的政策內涵呢,根本經不起檢驗。

我想,'數位機上盒'一詞,就是這樣兜起來的吧。所謂的'數位機上盒',就像前文提到的有線電視選台器,是一個過度時期的產品,只是一個無線數位電視廣播的選台器。它存在的目的,是讓堅守類比(NTSC)電視機的使用者,透過'數位機上盒'接收、選台,並把數位電視訊號轉換為類比視訊後,利用原有的類比電視機收看數位播送的無線電視節目。

2010-02-04

善德女王 日本版O.S.T.的感動

好久沒有靜靜坐著欣賞完一整張CD。善德女王 日本版O.S.T.卻充滿讓人一坐不起的魔力。

原本在日本Amazon訂 善德女王 時就鎖定要訂日本版,也以為訂得就是日本版。無奈收到後才發現,訂得是韓國版。儘管有些失落,聽過之後倒也感覺到了其中一兩首曲子的Fu,確實有著動人之處。

不料沒多久,收到日本Amazon的預購通知,善德女王 日本版O.S.T.將於1月20日發行。由於原聲帶中有一首胡琴曲子非常感傷,心中好奇日本版是否能讓人聽了掉淚?於是忍痛再訂了日本版的 善德女王 O.S.T.。

2月1日終於拿到日本版的 善德女王 O.S.T.。才一出聲,就肯定這次的決定是正確的。日本版的 善德女王,樂聲整個活了起來。如果「滿室馨香」是氣味之於嗅覺,那麼「滿堂音律」就是日本版 善德女王 O.S.T.之於聽覺了。並且,好久以來都懶得關窗閉門聽音樂,這次忍不住緊閉窗門、拉開布簾(吸音),細細地一曲一曲聽了下去。

音場開闊之外,深度感也浮現了,音像定位更是明確。音場開闊,就是樂聲在揚聲器範圍之外自然地形成一片音場,仿佛置身音樂廳中聆聽交響樂演出。深度感如同照片的景深,前景(弦樂)、中景(人聲/管樂)、遠景(打擊樂/和唱)層次分明。音像定位則是對應交響樂團的配置,器樂聲、人聲就其該在的位置隱隱浮現眼前──小提琴左前、大提琴右前,主唱人聲在正中央、管樂略在兩側,打擊樂略在中間偏左更遠處、合唱略在中間偏右更遠處。

整張聽來,就像在欣賞一張音樂劇的現場錄音唱片。不由得讓人想起倫敦交響樂團Classic Rock系列中,"performs the works of Tim Rice and Andrew Lloyd Webber"這張專輯。倫敦交響樂團Classic Rock系列特色之一,就是以饒富變化的器樂編曲烘托主旋律,觸發聽者對經典搖滾歌曲的另一種感動,而不是只以整個管弦樂演奏近乎單一的歌曲主旋律。

善德女王 O.S.T.的編曲,即有近似"Classic Rock"的風格。因此,在聆聽悽愴的"庾信郎之歌"(5th、10th)時讓人椎心的,反而是傾洩出庾信郎內心交戰的弦樂迴旋樂音。而6th、11th、14th曲,曲子本身就充滿了悲鬱淒楚,以胡琴表現更添孤寂之情,鋼琴、吉他冷冷地陪襯讓這段平行的愛戀思慕、註定一生的柔腸百轉,聽來更加動容。

回過神後,為了讓韓國版有個公平的比較,立刻選了一兩首播放。好壞立辨,韓國版的音場退縮至揚聲器範圍內,同時器樂、人聲的音像是混在一起的。打開兩張CD的內頁研究一下,竟然發現日本版似乎重新處理過,因為日本版多了OST Staff / Japan。買過不少日本版OST,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現象。不知是否日本看出 善德女王 OST的本質潛能,所以特別處理再發行。

聽著日本版 善德女王 O.S.T.內心激動,倒也不全是受到 善德女王 意象的感染。實則是感動於有日本這樣著重品質的國家和發行商(波麗佳音),以及韓國影音製作實力的一再晉升。但一想到自己的所在,百般感慨。曾經有過夢想,至今也未放棄,只是不知此生是否有機會,不必再去欣羨別人,不用大費周章,就能擁有同樣的感動。

韓國版(左)和日本版(右)的 善德女王 OST CD


日本版的碟片,印有暗紋,質感超優

對照下圖(韓國版內頁),可以發現日本版似乎有再處理過



善德女王 OST的表現,讓人想起LSO的這張專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