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-10-27

從林百里恨台大電機說起

雖然花錢買了看不懂的規範書,但至少「見識」到了
近日林百里「我超恨台大電機」的談話,引起不少議論。李家同校長的投書「不會創新?是基礎不扎實」,雖然可以視為對於這一事件的最佳註解,但仍然沒有清楚呈現問題的癥結!

林百里用「唸書就像唸聖經一樣」,來表達對於沒有創新性的看法。李家同舉了Tectronic示波器的例子,用「對於最基本的線路設計未能掌握」為沒有創新下了註解。兩個人都有感受到存在著的問題,卻都沒有用對比喻或形容用語。

我有一個例子,和一個形容用語,或許可以表達出問題的癥結所在。

大約15年前,剛進音響雜誌工作。原本只是對音響有興趣,沒想到時代的趨勢,電視的基礎原理也成了工作必備的智能。對於文科出身的我來說,那些有關電視電子理論的教科書,哪能吸收得了多少?

還好,有位高中同學當時正在清大唸電機。三不五時,就會向他問一些有關電視原理上的問題,期待能聽到深入淺出的說明。一開始,也能聽到些我似懂非懂的答案。但印象中最深刻的,是當我建議同學不妨往電視、錄影機等電氣用品攻讀,得到的回答卻是──教科書裡兩頁就講完了。

D5只有Panasonic生產,SMPTE卻仍要規範一下

當然,這也許是個案,不能視之普遍。但經過這麼多年的觀察與體會,似乎更加印證了心中的想法。那就是──台灣的教育(或學習)目標,重理論,而輕視應用(application)。試想,如果台灣的教育或學習目標是應用的話,創新會有困難或問題嗎?

諷刺的是,自古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的封建觀念,重的就是應用。應用在哪裡?出仕、治國、平天下。時代變遷,讀書不再容易出仕,治國,但讀書可以拼諾貝爾光環,可以掙學者社會地位。電視、冰箱這類真正的應用,就留給高工去碰吧!我想前述應該可以補足,林百里、李家同兩位先生的論點。

而台灣今天最恐怖與嚴重的問題,還在於自以為是的跨界亂用。相信聽過「紅光DVD」或「FVD」的人並不多。但去維基百科查一查,居然還查得到,總算為工研院的「創新」,或許能歷史留名。這又是一段故事。

我本來也不知道什麼紅光DVDFVD。大約在200506吧,總之差不多是HD-DVD正式上市前,當時在影片發行公司工作。某天,突然有某公司人員來洽談授權發行FVD電影光碟片。看了相關的簡介後,嚇了一跳,竟然有如此「天真」的創新。
雖然只是部錄放影機,但學問可不小

所謂的紅光DVDFVD,相較於HD-DVDBlu-Ray;我的形容是,打了禁藥上場和巨人比賽的小個子選手。

還記不記得,有一陣子比爾蓋茲為台灣發聲的廣告,那段時間正巧台灣在「推展」FVD。讓人產生聯想的,就是工研院主導的FVD,採用的視訊壓縮技術,正是MicrosoftWMV-9壓縮技術。Microsoft發展視訊壓縮技術,有其時空背景。

1990年代,視訊由類比往數位推進;2000年代,製播HD視訊節目由美、日帶頭發展,網路寬頻技術成熟。明眼人都看得到,視訊與網路結合的商機。而最核心的視訊壓縮技術,更是優勝劣敗的關鍵所在。於是,有志競逐的各方人馬,無不以開發自家獨門的視訊壓縮技術(軟體影音播放器)為目標。心想,只要能以壓縮技術一統江湖,從此金山銀山倒海來。但發展未如預期,江湖也未能一統。

畢竟視訊是視訊,網路是網路。人鬼殊途,該走的路也不一樣。美國產業界明了這一點,日本產業界懂得這一點。偏就以PC立國的台灣,看不清這一點。於是由工研院主導,「創新」出了FVD。簡單的來說,FVD就是在沒有大幅增加光碟容量的前提下,利用大量的視訊壓縮,來「塞」下HD視訊的內容物。

聽過DVDVCD嗎?就是當DVD碟片內的影片時間過長,壓縮出來的畫質接近VCD的畫質。換個方法來說,Blu-RayHD-DVD是從視訊(或說電視)產業的角度在研發,FVD卻是從PC(或說網路)產業的本位主義「跨界」亂應用。結果,就不用多說了;笑話一則。

很多人常談論4:2:2、SDI;SMPTE如是說

日本會做專業器材,卻有太上皇-美國的SMPTE-在下「指導棋」。SMPTE是什麼玩意兒?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,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。它是跨界,但是是結合兩個領域工程技術的跨界整合。還在雜誌社任職時,為了撰寫文章想弄清楚一些問題,曾經花了上萬元台幣,去買了一些SMPTE的規範書回來。結果是,看不懂!裡面全是些公式,數字。這些玩意兒,絕不是教科書裡兩頁就能教得完的。

曾經,因為工作之便,順道訪問了日本Panasonic。接受我們採訪攝錄機相關問題的,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課長。僅管當時還沒有摸攝錄機的經驗,聽不懂日語。但從隨行同事和課長的問答之間,可以深深地感受到,那位課長頭腦裡蘊藏著取之不盡的相關技術知識。一直以來也堅信,如果那位課長來台灣發展,架個論壇的話,一定能在台灣稱王。

也曾經,看過一篇文章,好像是隨所購買的攝影機穩定器附上的。老外硬生生的,用數學、物理的原理和公式「告訴」你,為什麼穩定器可以讓攝影機達到靜止不晃動。老外把數學、物理原理應用到讓攝影機穩定上,創新出了Steadicam一類的專業用器材,價格低者四、五百美金,動輒是三、四千美金以上。台灣自視是LED大國,充其量一直在生產各類LED燈、小型照明設備,老外卻把LED燈應用到影視燈光器材上,售價動輒數百美元到兩、三千美元。

寫了這許多,無非希望。林百里的重話、李家同的補充,應該激起的思考、討論,不要淹沒在台灣想要Hold住面子的口水下。
學無止境,只能這麼說了

2011-09-17

還給Sony Vegas Pro應有的尊重


台灣的影視界,如果是攝製相關從業人員,對於Sony的相關專業器材都有一定程度的肯定。如果是線性剪輯相關從業人員,對於Sony的相關專業器材也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尊崇。奇怪的是,到了非線性剪輯的時代,相關專業從業人員,大多數都不把Sony Vegas Pro看在眼裡,甚至有的還當它是家用的玩具程式!

會有這樣的現象,一方面是Sony Software過去只消極的發行Vegas Pro軟體(近一年Sony Software轉趨積極,大約兩三個月推出一堂網路直播課程,其中會教授一些較進階的操作)。一方面是連Sony廣播專業器材部門,也只顧著推硬體,無暇也無心拉軟體一把。就像台灣的Sony專業性產品官網雖然有帶到Vegas Pro,卻還是過時的前兩代訊息(撰文時想上官網做最後確認,可能是在更新網頁吧,一直連不上"廣播電視設備")。尤有甚者,前兩年參加台灣Sony廣播專業器材發表會時,與台灣Sony現場人員相談,言下之意竟然是相當重視與Final Cut Pro的整合!

當初在選擇非線性軟體時,同時考慮的有Avid、Premiere和Vegas,當時是Vegas 4。最後會選擇Vegas的原因有二:1. 具有波形示波器和向量示波器功能,價格又最低,2. Sony做了那麼多年的線性剪輯專業器材,縱使是非線性也應該不至於差到哪。

其實,如果對於非線性剪輯的背景能多了解一些的話,就會發現根本不需要懷疑Vegas的重業性。時下提到非線性,就會把非線性和個人電腦綁在一起。這個觀念,其實是錯誤的。會有這樣的錯誤觀念,又來自於大多數人把"個人電腦"的概念,錯誤地和"電腦"的概念混在一起。(一直以來,我都反對"電腦"這樣的中譯名稱,支持"計算機"這一中譯名稱)

在非線性剪輯軟體的時代來臨前,是有過硬體非線性剪輯年代的!就好像DVD時代的初期,壓縮都是硬體壓縮,設備動輒數百萬;隨著科技演進,才轉變成了軟體壓縮。同樣的,用個人電腦播放DVD,也曾短暫存在過硬體解壓縮(播放)的年代。Sony在進入軟體非線性的年代前,也有過硬體非線性設備的時光啊!一套Sony的硬體非線性,至少都在百萬台幣上下。

硬體非線性,就是利用專門的"電腦"(計算機),剪輯、處理已經數位化的視訊。而這樣的硬體設備之所以能夠進行作業,還是要透過操作介面化的程式(軟體)達成。換這之,Sony在硬體非線性的年代,就已經具備非線性剪輯軟體的實力了。

如今,Sony Vegas Pro 11即將發行。希望能藉著這篇短文有助於幫助大家正確認識Sony Vegas Pro。


ES-7是非線性線輯剪設備

ES-7的操作介面,和Vegas Pro有點神似




Vegas Pro的專案設定選項就能確認
Vegas Pro是專業級的(圖為Vegsa Pro 10)



Vegas Pro 9開始
具備直接支援Red攝影機4K拍攝檔案的能力
同時還能進行raw檔的調整(圖為Vegsa Pro 10)

Sony Software也有在推硬體


2011-03-07

電影聲效百年發展概述

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中有一段表演節目,蘊含了深厚的電影聲音技術發展典故。如果沒記錯,應該是在頒「最佳音效」(Sound Mixing, 註)前的一段鋪陳演出。一開頭,是一小段"嗯~"的經典「THX」片頭聲。接著奏起「星際大戰」的配樂。就在管弦樂團席逐漸往舞台前緣推進的同時,舞台上方的鏡框式拱形屏幕,不斷交替浮現樂手、指揮的輪廓剪影。交響樂團、管弦樂曲、樂手/指揮的輪廓剪影,這是「幻想曲」的經典象徴。「幻想曲」、「星際大戰」除了是電影的經典之外,其實還分別象徴了電影音響技術演進的時代里程碑。  註:查了中央社、TVBS,皆翻成最佳音效,個人覺得"成音"或許比較貼切;畢竟音效只是混音的元素之一。

這一小段節目,讓我想起了幾年前寫過的一篇文。於是整理了一下文章,掃瞄了收集來的海報,把它們放上了部落格。

無聲到有聲
電影史家一般皆以1927年10 月6日上映的「爵士歌手」(The Jazz Singer),視為第一部有聲電影(talkie movie/talking picture)。但就科技史來看,電影誔生(1895)之前,愛迪生已經設計出同時能重播動畫(moving picture)與聲響的「愛迪生電影視鏡」(Kinetoscope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。此外,熱衷研究、實驗電影的各方先驅們,和科技先進們,同樣想讓當時尚未成熟的錄音技術,達成與電影畫面同步(synchornize)。
因為一句即興對白,「爵士歌手」成了影史有聲電影的濫觴

而在默片時期,隨著電影帶給當時觀影人嶄新的體驗,關於電影聲音的種種研究,也在同時進行著。有關這一部分,屬於音響技術或科技史的領域,與本文主旨略有出入,在此不準備多有敍述。

回歸正題。有聲電影面市之前,投人電影聲音研究的,不僅個人,還有許多知名的機構。像是,貝爾實驗室(Bell Labs),西方電子(Western Electric),通用電子(General Electric),美國電話電報公司(AT & T),二十世紀福斯,以及華納影業等等。

時至1924年,各方研究陣營中,已成功攝製多部有聲電影;並且認為應該開始將有聲電影推廣於商業用途。無奈,片商手上未上映的默片為數不少,戲院樂團樂手尚有長期合約未到期,加裝聲音播放系統耗資龐大(註),致使片商對籌拍有聲電影的興趣並不高。  註:當時戲院經營大都屬於片廠系統的垂直攏斷

再回過頭來看默片。默片時期戲院上映的電影,並非真的一點聲音也沒有。戲院內,有顧請的鋼琴樂師、樂團、旁白演員,乃至音效設備;凡此種種,皆會配合放映中電影情節的進行,搭襯發出種種聲響、音效,增添電影的娛樂效果。而這些也正是片商一開始,對有聲電影"不敢"興趣的負擔之一。

至於蓄勢待發的有聲電影,及至「爵士歌手」上映前,大至有發展為「碟上聲」(sound-on-disc)和「片上聲」(sound- on film)兩種系統。
1940年上映的「幻想曲」搭配「芬他聲」系統,可說是今日環繞聲電影的鼻祖
圖為「幻想曲」1942年重映時的海報,取自CineMasterpieses網站
其賣出售價為2,195美金,這也是當初買不下手的主要原因
「碟上聲」為西方電子採用的方式,使用類似日後黑膠唱片(LP)的載體記錄聲音,並與電影影像達成同步;後與貝爾實驗室、華納影業,共同開發出「維特風有聲系統」(Vitaphone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。1926年8月6日,華納影業的「唐璜」(Don Juan)上映。該片採用的,即是以「碟上聲」為基礎的「維特風有聲系統」。有幸入場的觀影人於欣賞電影的同時還聽到了,由紐約愛樂107名團員演奏錄製的華格納「唐懷瑟」序曲,見證了首部商業演出的有聲電影。而「唐璜」的上映,也拉開了有聲電影登場的序幕。

隔年10月6日「爵士歌手」上映,片中艾爾喬森即興的一句『等等、等等,好聽的還在後頭』,讓原本單純只是歌唱的電影意外地有了對白。「爵士歌手」因而成為第一部具有對白的有聲電影,也正式揭開了影史「有聲電影」的扉頁。1928年,華納影業的「紐約之光」(Lights of New York)上映,是為第一部全部有聲對白(all-dialogue)的電影。

另一方面,「片上聲」又再分為兩大系統。通用電子、RCA研發的調變寛度(variable area)系統,和福斯研發的調變密度(variable density)系統。由於調變寬度系統的訊噪比優於調變密度系統,調變寬度系統漸漸取代了調變密度系統。調變寬度系統最後甚至取代「碟上聲」系統,因而可以視其為光學聲軌的濫觴。

1928年,迪士尼的「Steamboat Willie」上映。這部動畫電影,不僅採用「片上聲」系統,同時也是第一部於後製作時錄製配樂、音效、對白的有聲電影。1929年米高梅的「The Broadway Melody」上映,是一部全對白、全歌唱、全舞蹈的電影。這部歌舞電影同時也是第一部,將分開錄製的聲音混音成聲軌後,與影像同步放映的電影。

從近100年前「片上聲」和「碟上聲」的形式,來看今天的Dolby Digital(杜比)和DTS系統。杜比將數位音訊壓縮轉光學後,沖印於放映拷貝的齒孔間,自是一脈承襲了「片上聲」的架構再加以變革。DTS採用數位時間碼沖印於放映拷貝上,數位音訊儲存於CD-ROM上的架構,也算有所師承。

「新藝拉瑪體」是劃時代的高成本寬銀幕電影系統,銀幕寬高比達2.59:1
圖為「這就是新藝拉瑪體」重映時的宣傳圖片

電影聲效的蟄伏歲月
有聲電影得到觀影人熱烈迴響,電影院紛紛裝置有聲電影系統。電影院加裝有聲電影播放設備的風潮,卻造成了出乎意料的發展。工程人員忙於為電影院架設放音設備,無暇顧及設備的維護,也跟不上當時技術快速進展的步調來更新設備。如此一來,電影院的放映品質低落,錄音工程師也陷入了進退失據的困境。不知道該以新技術為優先考量,還是要遷就電影院的過時設備。

於是1938年,美國影藝學院製定了「學院曲線」(Academy Curve, 註)。學院曲線的制定,讓電影院(映演)與片廠(製作)雙方,有了共同遵循的標準,讓有聲電影的錄製與重播有了一致的製/播品質。  註:學院曲線亦有N曲線之稱;100Hz – 1.6kHz響應維持平坦,於40Hz衰減7dB,於5kHz衰減10dB,8kHz衰減18dB。

綜觀整個三零年代。在大蕭條(Great Depression)的影響下,電影雖然帶動了音響技術的蓬勃發展,電影本身相關技術的革新卻乏善可陳。這一時期內,堪稱影史劃時代的事件,大概就屬貝爾實驗與力波史托科斯基(Leopold Stokowski)的創舉,以及電影「金剛」(King Kong)的技術創新了。

1933年,貝爾實驗室與力波史托科斯基,合作進行了一項實驗。史托科斯基在費城音樂學院,指揮費城管弦樂團演出。貝爾實驗室則把費城的演奏實況立體聲,利用三條電話線傳送到華盛頓的憲法大廳後,再透過三只揚聲器播送出來。同年上映的「金剛」,則是首次嘗試創新音效的電影;以獅子吼聲降低八度音程,再混為電影的音效。另外,1937年上映的「One Hundred Men and Girl」,以八聲道錄音,再混音、轉光學為單聲道光學聲軌,也可視為這一時期的重要事蹟。
「新藝綜合體」有"窮人的新藝拉瑪體"之稱,製作成本較低
銀幕寬高比為2.55:1,配以磁軌四聲道環繞聲
讓人耳目一新的四、五零年代
電影技術在三零年代成績平平。但經過十載生聚教訓,四零年代起,電影聲效的進展將一波波來襲。每一回的推陳出新都讓人耳目一新。

有了1937年RCA的多聲道錄音技術,「芬他聲」(Fantasound)環繞系統才得以實現。迪士尼1940年推出的「幻想曲」(Fantasia),即因為使用「芬他聲」系統而成為,第一部商業放映的多聲道電影。「芬他聲」系統,也因此成為今日電影環繞聲的鼻祖。

「芬他聲」系統,以兩部放映機同步放映。其中一部放映的拷貝,除了影像之外,還有備用的混合單聲道光學聲軌以備不時之需。另一部放映機則用來播放,只有光學聲軌的拷貝;拷貝上有三個聲道的光學聲軌,以及以一個控制軌;三個聲道分別為銀幕左、銀幕中央、銀幕右聲道。放映人員會配合畫面,不時將這三個聲道轉換為戲院左(house left)、戲院中央(house center)、戲院右(house right)聲道;這三個聲道的功用即類似今日的環繞聲道。1982年,「幻想曲」重映,改採數位方式以50kHz的取樣頻率,將原始錄音轉為四聲道聲軌。

五零年代,是電影產業備受威脅卻又力圖振作的年代。彩色電視方興未艾,影響了電影票房。延續「好萊塢十君子」(Hollywood Ten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的白色恐怖,抑制了電影從業人員的創作力。「派拉蒙判決」(Paramount Decision)讓片商釋出了垂直攏斷的戲院經營,終結了行之多年的好萊塢片廠系統(Studio System)。這些事件直接、間接地影響了好萊塢片商們,往電影技術上尋求出口。
「銀色聖誕」是第一部「維士寬銀幕」電影
1952年9月30日,「這就是新藝拉瑪體」(This Is Cinerama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上映。世人首次觀賞到了寬銀幕電影(註)。「新藝拉瑪體」銀幕寬高比為2.59: 1,並配置有磁軌七聲道的環繞聲系統。七個聲道中,五個聲道置於銀幕後方,兩個聲道為觀眾席後方的環繞聲道。  註:新藝拉瑪體為第一個商業放映的寛銀幕系統。在此之前,電影皆為1.33:1的寬高比。然而,寬銀幕電影的研發約可溯自1920年代。

1953年9月16日,福斯公司的「聖袍千秋」(The Robe)上映,帶給觀影人不同的寬銀幕體驗。「聖袍千秋」是第一部「新藝綜合體」(CinemaScope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寬銀幕電影,畫面寬高比為2.55:1 ;其後演變為2.35:1,成為今日寬銀幕電影的標準畫面寬高比之一。隨著「新藝綜合體」而有的,是分離的磁軌四聲道環繞聲;四軌的配置分別為左、中央、右、環繞聲道,這也是今天環繞聲系統的最基本架構。

1954年4月27日,派拉蒙的「銀色聖誕」(White Christmas)上映,是第一部「維士寬銀幕」(VistaVision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電影。「維士寬銀幕」畫面寬高比為1.85:1,配置有左、中央、右聲道播放mono音訊。雖然不是真的立體聲聲效,但透過特殊的音頻控制方式,仍能營造出有方向感的聲音效果。

1955年10月11日,「奧克拉荷馬之戀」(Oklahoma)上映,是第一部「陶德寬銀幕」(Todd-AO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電影。「陶德寛銀幕」以65mm膠卷(film)拍攝,以70mm拷貝放映,銀幕寛高比為2.21:1,配置以磁軌六聲道系統。「陶德寬銀幕」可以視為,日後70mm六聲道電影的前驅。

五零年代寬銀幕電影格式之爭,塵埃終究落定。電影技術平靜地度過了擾攘的六零年代。但是,在未來電影聲效發展上,具有重要地位的杜比實驗室已經鋒芒初露。
「陶德寬銀幕」採70mm磁軌六聲道系統,是後來70mm 六聲道電影的前驅
圖為「奧克拉荷馬之戀」重映時的海報,可以看出重映時已改為「新藝綜合體」
屬於杜比的七、八零年代
杜比實驗室的第一項技術,杜比A(Dolby A)降噪系統。1965年推出,原本只是為專業錄音室設計,於七零年代跨入電影領域。這讓杜比與電影從此結下不解之緣。

IMAX電影系統於1970年,以超大銀幕與六聲道音響系統,在大阪萬國博覽會初試啼聲。杜比A降噪系統也在同年,試用於電影「簡愛」(Jane Eyre)上,讓杜比邁向了電影產業。

第一部採用杜比A降噪系統混音的電影即是
史坦力庫伯力克執導的「發條橘子」 
1971年,大導演史坦力庫伯力克的「發條橘子」(A Clockwork Orange),是第一部使用杜比降噪系統混音的電影。翌年,杜比的「X曲線」(X-curve, 註)獲得ISO 2969,成為戲院與混音室的標準,取代了行之30多年的「學院曲線」。  註:X曲線一般維持至2kHz響應平坦,2kHz以上衰減3db/oct;如空間在150立方公尺內,則於2kHz之上衰減1.5dB/oct;也有在150立方公尺空間內,4kHz以上衰減3dB/oct的做法。

「大地震」採用的「臨場音效」系統,確實造成不小的震撼
1974年,環球公司推出「大地震」(Earthquake),採用最新設計的「臨場音響」(Sensurround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系統。「臨場音響」除了備有傳統磁軌四聲道,還以光學控制軌控制銀幕後方的四只低頻揚聲器。每只低頻揚聲器以1000W出力的功率擴大機驅動,產生5~40Hz、110~120dB的強勁低頻效果聲效,營造出山崩地裂的情節氣氛。

同年,柯達(Eastman Kodak)、RCA與杜比,在多倫多舉行的SMPTE(註)會議中,以電影「Stardust」展示了「杜比立體聲」(Dolby Stereo)系統。「杜比立體聲」具有四聲道(左/中央/右/環繞),調變寬度立體聲(stereo)光學聲軌。「杜比立體聲」不同於過往的地方,在於以光學聲軌取代了磁軌。  註:SMPTE是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的縮寫;是由電影與電視業界的工程師所組成的「電視電影工程師協會」,負責為美國國家標準協會訂定電影、電視設備的標準。

第一部正式搭載杜比光學立體聲軌的電影即「星夢淚痕」
而第一部正式搭載「杜比立體聲」光學聲軌的電影,為1976年上映的「星夢淚痕」(A Star Is Born)。「杜比立體聲」系統1987進入家庭音響系統,即為大家所熟知的Dolby Sorround Pro-Logic。

聞名遐爾的「星際大戰」,是第一部採用「杜比70mm 6磁軌」的70mm放映電影
在原有的四聲道音訊外,加上了兩聲道的低頻效果聲道
1977年「星際大戰」上映,是第一部以「杜比70mm 6磁軌」(70mm Six Track Dolby Stereo)系統做70mm放映的電影。「杜比70mm 6磁軌」承襲「陶德寬銀幕」的架構,再加以改良;於左、中央、右、環繞聲道之外,加上了兩個200Hz以下的低頻效果聲道。1979年「現代啟示錄」上映,「杜比70mm 6磁軌」更進一步成為具有,左、中央、右、右環繞、左環繞,以及低頻效果聲道的磁軌5.1架構,成為今天5.1格式的始祖。
70mm放映的「現代啓示錄」,環繞聲系統架構上
已具備日後5.1聲道的雛型

有鑑於戲院經營從片廠系統釋出後,戲院的放映品質良莠不齊。喬治盧卡斯創立了「THX」系統;「THX」系統不是硬體架構,而是規範硬體設施的認證標準。希望藉由「THX」的施行,確保觀影人於戲院體驗到的聲光影音品質,與電影創作者設定的品質達到一致。1982年上映的「絕地大反攻」(Return of the Jedi),即第一部THX電影。
第一部THX電影--「絕地大反攻」
1986年,杜比實驗室向美國影藝學院展示,第二代的杜比專業錄音降噪系統──Dolby SR(Spectral Recording)。Dolby SR具有杜比A降噪系統雙倍的降噪性能,亦是1989年家用杜比S降噪系統的原型。1987年上映的「機器戰警」(Robo Cop),即第一部採用Dolby SR系統的電影。爾後,電影放映拷貝上的類比光學聲軌,皆搭配以Dolby SR系統放映。
「機器戰警」可以視為第一部杜比SR電影
1987年,為因應美國高畫質電視廣播之用,杜比實驗室著手研發多聲道數位系統,而有了日後的AC-3(Audio Coder 3)。AC-3亦即今日泛稱的Dolby Digital。電影聲效的發展,即將進入另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。

數位競爭的九零年代
1990年,柯達公司推出Cinema Digital Sound(CDS)數位音響系統。CDS採用左(L)、中央(C)、右(R)、右環繞(RS)、左環繞(LS),低頻效果(LFE)聲道的5.1架構,音訊壓縮率約4:1,可同時用於35mm和70mm放映拷貝。然而,CDS缺少備用的類比聲軌,僅僅一年之後,就在Dolby Digital的競爭下"退出影壇"。使用CDS系統的電影有,第一部採用CDS的「狄克崔西」(Dick Tracy)、「霹靂男兒」(Days of Thunder),「魔鬼終結者2」(Terminator 2: Judgement Day)等。
第一部採用柯達CDS數位多聲道系統的電影-「狄克崔西」
圖取自My Movies網站
CDS的出現,迫使杜比等不及高畫質電視開播,轉向電影來搶攻AC-3的市場。1992年,Dolby AC-3即以「蝙蝠俠大顯神威」(Batman Returns)向世人大顯身手。在這之後,Dolby AC-3有過Dolby Stereo SR-D、Dolby Surround Digital AC-3等的名稱,但最後以Dolby Digital定為標準名稱。Dolby Digital系統,同樣為5.1聲道架構。具有五個全頻寬(20~20000Hz)聲道(左/中央/右/右環繞/左環繞),一個低頻效果聲道(3~120Hz,非全頻寬以用.1表示);壓縮率約為10:1。
第一部Dolby Digital電影-「蝙蝠俠大顯神威」
另一方面,Digital Theater System(DTS),獲得蒂芬史匹柏與環球片廠的支持。1993年以「侏儸紀公園」(Jurassic Park),正式進軍電影多聲道數位系統市場。DTS的基本配置與Dolby Digital相當,卻以較低的壓縮率(4:1),獲得家用市場AV玩家們的青睞。
第一部DTS電影-「侏儸紀公園」
就在「侏儸紀公園」大放異彩的同一年。Sony推出Sony Dynamic Digital Sound(SDDS)電影多聲道數位系統,以「最後魔鬼英雄」(Last Action Hero)加入競爭行列,形成三分天下的態勢。SDDS系統配置7.1聲道,壓縮率約5:1;7.1聲道分別為七個5~20000Hz的全頻寬聲道,除銀幕後方配置為左、中左、中、中右、右五個聲道外,其餘配置與杜比、DTS雷同。
第一部SDDS電影-「最後魔英雄」
市場上,三種多聲道數位系統各佔山頭。放映拷貝上,三種數位系統也各有巧妙地瓜分了有限的儲存空間。杜比重視回溯相容,保留了傳統的類比光學聲軌,因而將轉光學後的數位碼置於電影膠卷齒孔間的空隙上。DTS在放映考貝上,利用類比光學聲軌和畫面間,狹長纖細的空間印上數位時間碼,透過時間碼來同步儲存於CD-ROM上的聲音訊號。SDDS最晚進入市場,只有將數位音訊沖印在膠卷僅剩的空間上──膠卷兩側齒孔外緣。
DTS的多聲道數位音訊儲存於CD-ROM上,一般片長的電影需以兩張光碟儲存
由於儲存空間充裕,因而可以採較低的壓縮比獲得較好的重播音質
圖為播放電影預告用的DTS音訊光碟
三雄鼎立的態勢底定。沒多久,杜比又推出Dolby Digital Surround EX系統。並於1999年,以「星際大戰首部曲-威脅潛伏」(Star War: Episode I – The Phantom Menace)現"聲"。Dolby Digital Surround EX在原有的5.1架構下,新增第六聲道──後環繞聲道(center-rare surround)。後環繞聲道的音訊以矩陣編碼的方式,先混入左右環繞聲道的音訊中,再進行Dolby Digital編碼。電影放映時透過播放系統還原出後環繞聲道的音訊,而為6.1聲道。
第一部Dolby Digital Surround EX電影-
「星際大戰首部曲-威脅潛伏」
圖取自Wookieepedia - The Star WarsWiki網站
同年,DTS也推出DTS-ES Extended Surround,不讓杜比專美於前。至此,電影聲效百年發展,已隨著千禧年的結束邁入二十一世紀。未來有何發展,就有待時間來檢視了。

音效不完全等同於環繞聲
從電影術語來看,音效是sound effect,而環繞聲是surround sound。但在現今家庭劇院的風潮下,常常會聽到類似這樣的說法:『某某環繞音效』。某某環繞音效其實是,混合了三個不同的概念。某某可以是Dolby Digital、DTS,或SDDS(註)。環繞應該是指稱具有環繞聲效果。音效就只是音效。  註:SDDS沒有進入家用市場。
從這張圖可以看出,這一個「臥虎藏龍」的預告拷貝是沒有搭載DTS時間碼的
音效在電影用語裡,指的是對白、旁白、配樂以外的所有聲響,通常是於後製作(post-production)時"做"出來的。音效可以是各種直接的效果聲音,像是槍聲、彈殼落地聲。也可以是利用特定的聲音效果,像是腳步聲、動物的呼號聲,來營造氣氛或是配合畫面塑造隱含的意境。音效的使用,其目的無非是,讓觀影人產生如同身處電影場景的感受,讓觀影情緒盡可能地融入劇情中。
這一個「侏儸紀公園:失落的世界」預告拷貝
只搭載了類比光學聲軌和DTS時間碼
環繞聲指的是,從環繞系統播放出來的,電影聲軌中的對白、配樂、音效。環繞聲不一定非得是四處遊走的音效聲,也可以是滿室動人的樂聲。而環繞聲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環繞系統來重現,就像前述概略介紹的各個年代,所出現的各種環繞系統。
這一個「空軍一號」的預告拷貝,沒有搭載SDDS音訊
有了正確的環繞聲與音效的觀念後,就不難理解:環繞聲可以包含音效,但音效卻不能完全等同於環繞聲。

至於,Dolby Digital、DTS和SDDS,只是將包含了音效與環繞聲的電影聲軌,經數位壓縮編碼後儲存於放映拷貝或光碟媒體上。嚴格來說,與音效完全無關。換言之,一部電影的音效好壞與否,不在於採用哪種數位音訊壓縮格式,而是在於音效製作的本身是否用心。各種數位音訊格式,只是依各自的音訊壓縮理論,對電影聲軌進行壓縮編碼。假使電影聲效製作粗糙,相信再好的數位音訊格式也是無力回天。


本文參考自Film Sound History網站,以及相關文字資料

2011-02-18

"末代武士"──賽璐珞影片的寫照?

最近朋友邀稿,於是翻出了一些舊文章來。接下來的這篇文章,寫於2003年。文中有些資訊雖然已經過時,但不影響整篇文意;也在原本的註解說明之外,新增兩則註解(註一、二)。


"末代武士"是美國聖誕檔期的強片,同時也是好萊塢2003的年度大戲之一。在台灣,"末代武士"排為農曆新年的春節強檔影片,1月16日起各大戲院(院線)聯映。至截稿時,已連映4週,票房開出新春佳績。

不同於以往,"末代武士"在報紙電影鋅版的院線/場次時間外,還多了"數位放映戲院"的標示。列在這一標示下的,計有國賓、樂聲、喜滿客三家戲院。由這樣的訊息可以確定台灣的電影數位放映,已從"末代武士"的上映邁入了規模性發展的階段。

對AV友而言,心中較為在意的應該是,電影數位放映的影音品質。「究竟數位放映的電影影像品質如何」,則是廣大AV迷們更為關注的焦點。到底數位放映的影音品質如何?賽璐珞影片(註1)是否如同"末代武士"的宿命般,將「精神與我們同在」? 註1:使用賽璐珞(celluloid)影片(film)只為強調出,影片的材質的概念。為求文字精簡其後僅以「影片」一詞撰文。

有關影片(放映)與數位(放映)的勝負,本文將以客觀與主觀兩個面向,提供讀者一個參考。客觀方面,以蒐集到的一些相關數據為參考;主觀方面,則以筆者的實際觀賞經驗做一心得分享。

客觀數據
因為數位放映,一般消費者們接觸到"2K"這一影視後製用語。"2K"來自於影視數位化後製技術的解析度(取樣)概念。以35mm影片上的影像與數位視訊的關係來看。35mm影片滿格畫面轉為數位視訊,有4K(4096 × 3112)、2K(2048 × 1556)、1K(1024 × 778)三種解析度選擇(表格一)。數位視訊輸出為35mm影片時,則只有4K、2K兩種解析度;少了1K的原因在於,1K解析度不敷影片放映的基本解析度需求。

換言之,影片的解析度至少達4096 × 3112,而目前數位放映2K DMD晶片為 2048 × 1080,D-ILA QXGA可達2048 × 1536(註一)。此外,數位放映伺服(Server, 儲存、解密、解壓縮)系統,一方面各家規格尚待統一,一方面就所能查得資訊推測為1920 × 1152 / 4:2:2之MPEG 2壓縮格式(註二),且皆以SMPTE 292M(註2)標準為HD-SDI輸出/入規範,相較於4K仍有極大發展空間。 註2:SMPTE 292M為HDTV(1920 × 1080)系統之Bit-Serial數位介面。 註一:Sony於2004年發佈新聞,推出4K(4096 × 2160)數位電影放映機 註二: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於2008年3月公佈最新的Digital Cinema System Specification 1.2版,其中載明數位電影播映的影/音規格標準,4K已列入標準規格,有了DCI的標準規範,相信數位放映會日趨普及。

至於影片本身的解析度,另有一真實對應影片解析度之數位解析度為5000 × 3760的說法(註3)。同一說法中,同時論及一般銀幕尺寸正方型畫面下,人眼解析度可達2500 × 2500圖元(pixel)。其次,亦有影片與DLP之解析度,分別為30-50lp/mm與32 lp/mm的數據資料(註4)。  註3:參考自Alan Stewart所著"Video for Film Release"一文。  註4:參考自Christie Digital System, G. P. Pinho所著"Optics of Digital Cinema"一文。

解析度之外,依照"24p OR NOT TO BE – Digital cinema production and the 24p production format"一文所言。影片與數位HDTV的差異還在於「電影味」(film look)。而形成影片「電影味」的因素有三項:景深(depth of field)、對比度(contrast ratio)、畫面平衡性(picture balance)。

三項因素中,對比度亦是常見的,影片與數位視訊比較項目之一。但要特別留意的是,對比概念有的是基於傳統攝影"級"(stop)的概念,有的是基於視訊量測或數位量化的概念。傳統攝影"級"的對比概念為2的次方(一級為一倍光量的差異);影片對比約7~10級(即128~1024:1),視訊約5~7級(即32~128:1)。

例如,一篇專訪Kodak Entertainment Imaging Division, chief technical officer Tom Wallis,名為"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ilm & Digital Video"的文章中─「相較於數位攝影機約100:1的動態範圍,影片擁有非常廣寬的1000:1」-這樣的說法,即應是攝影"級"概念的對比數據。另依據"Optics of Digital Cinema"一文最後所載,DLP Cinema/Film對照表所列出的對比數據;1300-1500:1 / 500-5000:1(註5)即是不同於攝影"級"概念的對比數據。 註5:出自Christie Digital Sytem, G. P. Pinho所著"Optics of Digital Cinema"一文。

再者,關於亮度方面。"Making Digital Cinema Actually Happen"一文中,闡述了有關影片與數位放映機的亮度問題。依據SMPTE標準的建議,在影片放映機快門全開的情況下,銀幕中央應達16 ft-L(註6)。數位放映機沒有快門的問題,所以是以影片放映機與數位放映機同樣播放白畫面為依據,並由20-25%光耗損值的白畫面影片,訂出數位放映12~13 ft-L的標準。換句話說,由於放映機的硬體結構不同,兩者亮度標準不同。 註6:ft-L, Foot Lamber為亮度單位的一種,可參閱302期"認識光學上常用的亮度單位"。

誠如前文所述,目前許多數據資料顯示出來的,多是影片在多方面超越數位。但數位放映是否就如數據資料所顯示的居於劣勢?這就要由實際觀賞經驗來說明。

主觀經驗
首先持別強調,接下來的描述是筆者個人的主觀經驗,只宜當作參考。為了盡可能地確認比較結論非心理因素造成,筆者7次觀賞"末代武士",其中5次為數位放映,2次為影片放映。並且是依據數位3次-影片-數位2次-影片,交替印證比較心得。即為主觀,真正的感受,還是在於讀者們各自的親身體驗,同時也不適於將主觀感受冒然視為普遍定論。

由於目前數位放映採行48k/24bit PCM多聲道的音響格式,亳無疑問地數位放映的聲音品質是全面勝過影片放映。在此希望說明,電影音效與放映效果不可混而聽之。PCM多聲道的放映效果能更真切自然地呈現電影中的音效或音場;此起後落的音效有助於突顯出PCM多聲道的優勢,卻不能說PCM多聲道的音效比較好(註7)。 註7:不論是Dolby Digital、DTS、SDDS,或是PCM,都只是電影聲軌的播放格式,不同播放格式重現電影聲軌(音效)或有高低之別,但「音效」是多是少、是好是壞,早已於電影後製時定調。

影像方面,觀賞過3次數位放映的"末代武士"後,筆者於2月5日第一次觀賞影片放映的"末代武士";時間已是1月16日上映後的第3週。映入眼簾的第一印象是,影片放映的影像不像數位放映那般的鮮銳、凝聚,整體畫面看來總帶點霧濛濛的感覺,不像數位放映那般的通透。其次,影片放映的亮部花白現象,甚至有比數位放映更嚴重的感覺。直到劇情進行至阿湯哥於餐廳內與大村會面時,首次感到了震驚。

阿湯哥身上穿得,不僅僅是皮外套還是麂皮外套,毛茸茸的感覺可以用纖毫畢露形容。隨後阿湯哥踏上東京碼頭的一幕,「意外」再度出現。原本,碼頭木板的光澤細節,所呈現出的臨場感已讓人嘖嘖稱是。沒想到,木板的光澤居然是因陰雨天溽溼所致。讓人更訝異的是,阿湯哥訓練日本兵,翻譯跟在後面走的一個鏡頭,看了3次數位放映卻混然不知,畫面中的場景原來是陰雨綿綿。

由這些段落,皆可印證影片與數位的數據差異。影片在解析度與光影的細微變化上,目前仍優於數位。其他像是海浪、火焰等影像,數位始終無法表現得像影片那樣自然。雖然,這些細微處的表現能力,往往就是AV發燒友追求的極致的現場感、真實感所在。但觀賞電影畢竟不是在鑑賞發燒示範片;除了影像、聲音之外,電影透過對白、情節、意境等表現出來的整體意念,才是影音聲光的最終目標。

而數位放映的優點,要在第二次觀賞影片放映的"末代武士"後才體會到。第二次觀賞影片放映"末代武士"的戲院相同,時間為2月14日。睽違9天,影片放映的"末代武士",終讓人有所感歎。9天來的強光照射、高溫,彷彿已讓影片「洗盡鉛華」;畫面猶如水洗褪色般失去了原有的豔麗。影片褪色,破壞了應有的光影呈現,畫面從立體、層次豐富變為平面,失去了原有的臨場說服力。即便仍看得出解析度較佳,但已無法與數位放映的現場感相提並論。阿湯哥的麂皮外套質感尚在,但桌上的玻璃器皿已糊成一片「形影不離」。數位與影片放映的優缺點,似乎已不需多說。

持平而論
不少朋友第一次看數位放映電影時,都會有「類似ENG畫面」的感受。然而,從7次的觀賞經驗中可以得知,一般大眾過去對於所謂「電影味」的認知或許有待1商榷。相較於數位放映穩定持續的放映品質,影片放映的放映品質在經過3週後還能與數位放映相抗衡,但經過4週後的放映品質已明顯不敵數位放映。由此回溯推想影片放映的首映品質,應該可以這麼說:好的影片放映品質,本就像ENG般的視感,通透、鮮銳且色彩明豔飽和。

以這7次的觀賞經驗,可以做一比擬。如果數位放映的視感如CRT的HDTV畫面,放映3週後的影片放映視感如同LCD或電漿電視的HDTV畫面(最亮處容易花白),放映4週後的影片放映視感則像是老舊的SD電視畫面。或以曲線圖來比喻。影片放映的品質雖可從90分以上開始,但隨著放映時數增加品質也一路下滑。數位放映的品質或許在85~90之間,放映品質卻不受放映時數影響,能一貫穩定地維持水平。


如果以放映與觀賞的角度來看,電影映演界─「影片的優點不足以涵蓋其缺點,數位的缺點卻無損於其優點」-這樣的一句評語,誠可謂一語中的。

看電影,是種娛樂享受,也常是即興的。相信對於絕大多數的觀影人而言,寧可抱著輕鬆的心情去體驗、享受一部電影,也不樂於帶著趕時間的壓力趕著看「好看」的電影。數位放映,帶給廣大觀影人的,就是這樣一種隨興自在的品質保證。儘管"末代武士"是傳統精神對抗物質文明的悲劇宿命,但賽璐珞影片卻必定帶著一世紀的光彩淡出影壇。面對數位放映趨勢,廣大觀影人該如何看待,就有待日後親身體驗了。

2011-01-10

Hi-Vision「善德女王」隨筆

去年8月間,有緣在沖繩的旅館裡,看到了日本HD BS播送「善德女王」的電視廣告。當下震撼之外,自此念念不忘"女王""純淨潔皙(晰)"的面容。於是想盡辦法,收集到了一集(43集)的日本Hi-Vision「善德女王」。

這期間,得知中國大陸有所謂藍光版「善德女王」。當然好奇,想一睹女王花容。結果和預期的差不多。所謂的藍光版,就是錄下韓國的HD播送畫面,再做為DVD的母源。不過,"發行商"還算有良心,以D9一碟收錄6集來製作,畫質還算說得過去。

當然,台灣版DVD是絕對少不了的。因為,論字幕翻譯,還是台灣翻得比較好。台灣版的「善德女王」,D5一碟收錄4集。畫面比例4:3,是讓人感到最遺憾的。

日本衛星HD播映畫面
中國大陸DVD雖整體品質不如台灣,但至少保有原始畫面寬高比
台灣16:9電視都快全面取代4:3電視了,電視/影視產業卻還留連在4:3概念下


日本版「善德女王」DVD呢?當然是夢寐以求的。全套分為8大部發行,一部有4碟,一碟收錄兩集;是D5或D9,網路上查不到資料。但以過去日本發行「七劍」,D9一碟收錄3集的記錄,「善德女王」享有D9一碟兩集的尊寵,也非不無可能。日本版「善德女王」DVD,第一部到第七部,單部售價都在12,000日元(台幣4,200元)左右,第八部可能是集數較少(但有特典收錄),市售價格降至10,000日元(台幣3,500元)左右。總之,如果想要把日本版「善德女王」全套迎駕回家,最少要花32,900台幣。這幾乎是現今大多數人兩個月的薪水了!所以,夢寐以求、魂牽夢縈啊!

從日本HD衛星畫面可以看出,韓國影視製作水準可說已超日趕美


韓國。曾經是日本的殖民地(也曾經是中華民國前朝的藩屬)。是什麼原因,能讓前殖民地製作的戲劇,這般地打回前殖民者的市場?答案很簡單,品質。「善德女王」能這般襲捲海外市場,靠得就是品質。日本能用這麼高的價格與規格,去銷售戲劇類DVD,同樣靠得是品質,與廣大具有品質取向的消費者。

這「品質」,絕對不單是影劇的品質──編劇、導演、演員、配樂,而是包含了影視技術──攝影、燈光、成音、後製,與發行技術──各類規格的母帶、電視播映(電影放映)、銷售媒體(DVD,藍光)──的整體品質。在網路上,可以找到數篇台灣探討韓國影視發展的論文。從其中可以看到,韓國影視工業之所以在近10餘年內快速崛起,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向好萊塢取經。

三個版本的圖片,皆以Power DVD在相同條件下截取


或許在某些人的心中,好萊塢不足以為"影劇品質"的指標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好萊塢對於其產品整體品質的兼顧,是足以借鏡的。從近來一些韓劇可以看出,講究的製作團隊,在燈光處理上,已經十分細緻,跳脫了因陋(製作費低)就簡(打燈粗糙)的陋習。

前陣子,在一位懂得音響線路技術的發燒友家中,經由他的音響系統聆聽到幾段古裝韓劇的配樂。只能說,同樣震驚。韓劇配樂的錄音,本質竟然如此之好;不輸一般水準的CD錄音,已可聽同於聆賞音樂般悅耳。




反觀台灣。政府編列各類預算,推廣/輔助相關產業的技術提升、人才培訓。卻不見影視產業在品質上有長足進步。台灣有一群人在瘋HD,算是懂一些技術原理也強調技術,卻因"影劇品質"的基本養成不足,只能算是拍了很多HD的影片,而稱不上是好的作品。這樣的風險是,隨著數位單眼相機也能錄HD影像,"HD影片"現在已經是滿街氾濫,而"HD"也越來越不值錢了。

台灣也有一群人在談電影,但長年沈浸在戲劇、導演理論中,往往對製作技術缺乏概念,也不懂得可以如何去求,發揮技術上的極致。台灣還有一群人在拍偶像劇、師兄姐劇,不會自限於學院理論,也不會追求技術品質,不是因為製作經費有限,就是早已因自我陶醉而不在乎外界的進步與競爭。

台灣還有一大群人,習慣於默默接受這些人的"貢獻"。因為看重的是花費,對於整體品質要求不高,有看過就好,所以對於他人的"貢獻",也不好多有要求。台灣還有一小群人,因為了解這一大群人的心態,了解現實,所以樂於將本求利,或自我麻痺後失去感覺。




去年,韓國女子團體到台灣電視台錄節目。該團原本要唱現場,但電視台成音不佳,經過約兩小時的調整努力後,仍無法改善,讓團因愛惜羽毛只有忍痛改以對嘴演出。我們看不起的中國大陸,在節目上唱對嘴要罰錢。我們仇視的韓國,其藝人能唱敢唱現場,卻因為我們的技術落差,被迫唱對嘴。這剛好對比出長久以來,台灣普遍對於技術品質的冷漠。日本自1982年即常態播出立體聲節目,那時候還常有人問:日本能,韓國能,為什麼台灣不能?如今28年過去,有多少人在乎民國百年跨年實況轉播,有沒有立體聲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