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中有一段表演節目,蘊含了深厚的電影聲音技術發展典故。如果沒記錯,應該是在頒「最佳音效」(Sound Mixing, 註)前的一段鋪陳演出。一開頭,是一小段"嗯~"的經典「THX」片頭聲。接著奏起「星際大戰」的配樂。就在管弦樂團席逐漸往舞台前緣推進的同時,舞台上方的鏡框式拱形屏幕,不斷交替浮現樂手、指揮的輪廓剪影。交響樂團、管弦樂曲、樂手/指揮的輪廓剪影,這是「幻想曲」的經典象徴。「幻想曲」、「星際大戰」除了是電影的經典之外,其實還分別象徴了電影音響技術演進的時代里程碑。 註:查了中央社、TVBS,皆翻成最佳音效,個人覺得"成音"或許比較貼切;畢竟音效只是混音的元素之一。
這一小段節目,讓我想起了幾年前寫過的一篇文。於是整理了一下文章,掃瞄了收集來的海報,把它們放上了部落格。
無聲到有聲
電影史家一般皆以1927年10 月6日上映的「爵士歌手」(The Jazz Singer),視為第一部有聲電影(talkie movie/talking picture)。但就科技史來看,電影誔生(1895)之前,愛迪生已經設計出同時能重播動畫(moving picture)與聲響的「愛迪生電影視鏡」(Kinetoscope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。此外,熱衷研究、實驗電影的各方先驅們,和科技先進們,同樣想讓當時尚未成熟的錄音技術,達成與電影畫面同步(synchornize)。
因為一句即興對白,「爵士歌手」成了影史有聲電影的濫觴 |
而在默片時期,隨著電影帶給當時觀影人嶄新的體驗,關於電影聲音的種種研究,也在同時進行著。有關這一部分,屬於音響技術或科技史的領域,與本文主旨略有出入,在此不準備多有敍述。
回歸正題。有聲電影面市之前,投人電影聲音研究的,不僅個人,還有許多知名的機構。像是,貝爾實驗室(Bell Labs),西方電子(Western Electric),通用電子(General Electric),美國電話電報公司(AT & T),二十世紀福斯,以及華納影業等等。
時至1924年,各方研究陣營中,已成功攝製多部有聲電影;並且認為應該開始將有聲電影推廣於商業用途。無奈,片商手上未上映的默片為數不少,戲院樂團樂手尚有長期合約未到期,加裝聲音播放系統耗資龐大(註),致使片商對籌拍有聲電影的興趣並不高。 註:當時戲院經營大都屬於片廠系統的垂直攏斷
再回過頭來看默片。默片時期戲院上映的電影,並非真的一點聲音也沒有。戲院內,有顧請的鋼琴樂師、樂團、旁白演員,乃至音效設備;凡此種種,皆會配合放映中電影情節的進行,搭襯發出種種聲響、音效,增添電影的娛樂效果。而這些也正是片商一開始,對有聲電影"不敢"興趣的負擔之一。
至於蓄勢待發的有聲電影,及至「爵士歌手」上映前,大至有發展為「碟上聲」(sound-on-disc)和「片上聲」(sound- on film)兩種系統。
1940年上映的「幻想曲」搭配「芬他聲」系統,可說是今日環繞聲電影的鼻祖 圖為「幻想曲」1942年重映時的海報,取自CineMasterpieses網站 其賣出售價為2,195美金,這也是當初買不下手的主要原因 |
隔年10月6日「爵士歌手」上映,片中艾爾喬森即興的一句『等等、等等,好聽的還在後頭』,讓原本單純只是歌唱的電影意外地有了對白。「爵士歌手」因而成為第一部具有對白的有聲電影,也正式揭開了影史「有聲電影」的扉頁。1928年,華納影業的「紐約之光」(Lights of New York)上映,是為第一部全部有聲對白(all-dialogue)的電影。
另一方面,「片上聲」又再分為兩大系統。通用電子、RCA研發的調變寛度(variable area)系統,和福斯研發的調變密度(variable density)系統。由於調變寬度系統的訊噪比優於調變密度系統,調變寬度系統漸漸取代了調變密度系統。調變寬度系統最後甚至取代「碟上聲」系統,因而可以視其為光學聲軌的濫觴。
1928年,迪士尼的「Steamboat Willie」上映。這部動畫電影,不僅採用「片上聲」系統,同時也是第一部於後製作時錄製配樂、音效、對白的有聲電影。1929年米高梅的「The Broadway Melody」上映,是一部全對白、全歌唱、全舞蹈的電影。這部歌舞電影同時也是第一部,將分開錄製的聲音混音成聲軌後,與影像同步放映的電影。
從近100年前「片上聲」和「碟上聲」的形式,來看今天的Dolby Digital(杜比)和DTS系統。杜比將數位音訊壓縮轉光學後,沖印於放映拷貝的齒孔間,自是一脈承襲了「片上聲」的架構再加以變革。DTS採用數位時間碼沖印於放映拷貝上,數位音訊儲存於CD-ROM上的架構,也算有所師承。
「新藝拉瑪體」是劃時代的高成本寬銀幕電影系統,銀幕寬高比達2.59:1 圖為「這就是新藝拉瑪體」重映時的宣傳圖片 |
電影聲效的蟄伏歲月
有聲電影得到觀影人熱烈迴響,電影院紛紛裝置有聲電影系統。電影院加裝有聲電影播放設備的風潮,卻造成了出乎意料的發展。工程人員忙於為電影院架設放音設備,無暇顧及設備的維護,也跟不上當時技術快速進展的步調來更新設備。如此一來,電影院的放映品質低落,錄音工程師也陷入了進退失據的困境。不知道該以新技術為優先考量,還是要遷就電影院的過時設備。
於是1938年,美國影藝學院製定了「學院曲線」(Academy Curve, 註)。學院曲線的制定,讓電影院(映演)與片廠(製作)雙方,有了共同遵循的標準,讓有聲電影的錄製與重播有了一致的製/播品質。 註:學院曲線亦有N曲線之稱;100Hz – 1.6kHz響應維持平坦,於40Hz衰減7dB,於5kHz衰減10dB,8kHz衰減18dB。
綜觀整個三零年代。在大蕭條(Great Depression)的影響下,電影雖然帶動了音響技術的蓬勃發展,電影本身相關技術的革新卻乏善可陳。這一時期內,堪稱影史劃時代的事件,大概就屬貝爾實驗與力波史托科斯基(Leopold Stokowski)的創舉,以及電影「金剛」(King Kong)的技術創新了。
1933年,貝爾實驗室與力波史托科斯基,合作進行了一項實驗。史托科斯基在費城音樂學院,指揮費城管弦樂團演出。貝爾實驗室則把費城的演奏實況立體聲,利用三條電話線傳送到華盛頓的憲法大廳後,再透過三只揚聲器播送出來。同年上映的「金剛」,則是首次嘗試創新音效的電影;以獅子吼聲降低八度音程,再混為電影的音效。另外,1937年上映的「One Hundred Men and Girl」,以八聲道錄音,再混音、轉光學為單聲道光學聲軌,也可視為這一時期的重要事蹟。
「新藝綜合體」有"窮人的新藝拉瑪體"之稱,製作成本較低 銀幕寬高比為2.55:1,配以磁軌四聲道環繞聲 |
電影技術在三零年代成績平平。但經過十載生聚教訓,四零年代起,電影聲效的進展將一波波來襲。每一回的推陳出新都讓人耳目一新。
有了1937年RCA的多聲道錄音技術,「芬他聲」(Fantasound)環繞系統才得以實現。迪士尼1940年推出的「幻想曲」(Fantasia),即因為使用「芬他聲」系統而成為,第一部商業放映的多聲道電影。「芬他聲」系統,也因此成為今日電影環繞聲的鼻祖。
「芬他聲」系統,以兩部放映機同步放映。其中一部放映的拷貝,除了影像之外,還有備用的混合單聲道光學聲軌以備不時之需。另一部放映機則用來播放,只有光學聲軌的拷貝;拷貝上有三個聲道的光學聲軌,以及以一個控制軌;三個聲道分別為銀幕左、銀幕中央、銀幕右聲道。放映人員會配合畫面,不時將這三個聲道轉換為戲院左(house left)、戲院中央(house center)、戲院右(house right)聲道;這三個聲道的功用即類似今日的環繞聲道。1982年,「幻想曲」重映,改採數位方式以50kHz的取樣頻率,將原始錄音轉為四聲道聲軌。
五零年代,是電影產業備受威脅卻又力圖振作的年代。彩色電視方興未艾,影響了電影票房。延續「好萊塢十君子」(Hollywood Ten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的白色恐怖,抑制了電影從業人員的創作力。「派拉蒙判決」(Paramount Decision)讓片商釋出了垂直攏斷的戲院經營,終結了行之多年的好萊塢片廠系統(Studio System)。這些事件直接、間接地影響了好萊塢片商們,往電影技術上尋求出口。
「銀色聖誕」是第一部「維士寬銀幕」電影 |
1953年9月16日,福斯公司的「聖袍千秋」(The Robe)上映,帶給觀影人不同的寬銀幕體驗。「聖袍千秋」是第一部「新藝綜合體」(CinemaScope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寬銀幕電影,畫面寬高比為2.55:1 ;其後演變為2.35:1,成為今日寬銀幕電影的標準畫面寬高比之一。隨著「新藝綜合體」而有的,是分離的磁軌四聲道環繞聲;四軌的配置分別為左、中央、右、環繞聲道,這也是今天環繞聲系統的最基本架構。
1954年4月27日,派拉蒙的「銀色聖誕」(White Christmas)上映,是第一部「維士寬銀幕」(VistaVision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電影。「維士寬銀幕」畫面寬高比為1.85:1,配置有左、中央、右聲道播放mono音訊。雖然不是真的立體聲聲效,但透過特殊的音頻控制方式,仍能營造出有方向感的聲音效果。
1955年10月11日,「奧克拉荷馬之戀」(Oklahoma)上映,是第一部「陶德寬銀幕」(Todd-AO, 電影辭典 國家電影資料館)電影。「陶德寛銀幕」以65mm膠卷(film)拍攝,以70mm拷貝放映,銀幕寛高比為2.21:1,配置以磁軌六聲道系統。「陶德寬銀幕」可以視為,日後70mm六聲道電影的前驅。
五零年代寬銀幕電影格式之爭,塵埃終究落定。電影技術平靜地度過了擾攘的六零年代。但是,在未來電影聲效發展上,具有重要地位的杜比實驗室已經鋒芒初露。
「陶德寬銀幕」採70mm磁軌六聲道系統,是後來70mm 六聲道電影的前驅 圖為「奧克拉荷馬之戀」重映時的海報,可以看出重映時已改為「新藝綜合體」 |
杜比實驗室的第一項技術,杜比A(Dolby A)降噪系統。1965年推出,原本只是為專業錄音室設計,於七零年代跨入電影領域。這讓杜比與電影從此結下不解之緣。
IMAX電影系統於1970年,以超大銀幕與六聲道音響系統,在大阪萬國博覽會初試啼聲。杜比A降噪系統也在同年,試用於電影「簡愛」(Jane Eyre)上,讓杜比邁向了電影產業。
第一部採用杜比A降噪系統混音的電影即是 史坦力庫伯力克執導的「發條橘子」 |
「大地震」採用的「臨場音效」系統,確實造成不小的震撼 |
同年,柯達(Eastman Kodak)、RCA與杜比,在多倫多舉行的SMPTE(註)會議中,以電影「Stardust」展示了「杜比立體聲」(Dolby Stereo)系統。「杜比立體聲」具有四聲道(左/中央/右/環繞),調變寬度立體聲(stereo)光學聲軌。「杜比立體聲」不同於過往的地方,在於以光學聲軌取代了磁軌。 註:SMPTE是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的縮寫;是由電影與電視業界的工程師所組成的「電視電影工程師協會」,負責為美國國家標準協會訂定電影、電視設備的標準。
第一部正式搭載杜比光學立體聲軌的電影即「星夢淚痕」 |
聞名遐爾的「星際大戰」,是第一部採用「杜比70mm 6磁軌」的70mm放映電影 在原有的四聲道音訊外,加上了兩聲道的低頻效果聲道 |
70mm放映的「現代啓示錄」,環繞聲系統架構上 已具備日後5.1聲道的雛型 |
有鑑於戲院經營從片廠系統釋出後,戲院的放映品質良莠不齊。喬治盧卡斯創立了「THX」系統;「THX」系統不是硬體架構,而是規範硬體設施的認證標準。希望藉由「THX」的施行,確保觀影人於戲院體驗到的聲光影音品質,與電影創作者設定的品質達到一致。1982年上映的「絕地大反攻」(Return of the Jedi),即第一部THX電影。
第一部THX電影--「絕地大反攻」 |
「機器戰警」可以視為第一部杜比SR電影 |
數位競爭的九零年代
1990年,柯達公司推出Cinema Digital Sound(CDS)數位音響系統。CDS採用左(L)、中央(C)、右(R)、右環繞(RS)、左環繞(LS),低頻效果(LFE)聲道的5.1架構,音訊壓縮率約4:1,可同時用於35mm和70mm放映拷貝。然而,CDS缺少備用的類比聲軌,僅僅一年之後,就在Dolby Digital的競爭下"退出影壇"。使用CDS系統的電影有,第一部採用CDS的「狄克崔西」(Dick Tracy)、「霹靂男兒」(Days of Thunder),「魔鬼終結者2」(Terminator 2: Judgement Day)等。
第一部採用柯達CDS數位多聲道系統的電影-「狄克崔西」 圖取自My Movies網站 |
第一部Dolby Digital電影-「蝙蝠俠大顯神威」 |
第一部DTS電影-「侏儸紀公園」 |
第一部SDDS電影-「最後魔英雄」 |
DTS的多聲道數位音訊儲存於CD-ROM上,一般片長的電影需以兩張光碟儲存 由於儲存空間充裕,因而可以採較低的壓縮比獲得較好的重播音質 圖為播放電影預告用的DTS音訊光碟 |
第一部Dolby Digital Surround EX電影- 「星際大戰首部曲-威脅潛伏」 圖取自Wookieepedia - The Star WarsWiki網站 |
音效不完全等同於環繞聲
從電影術語來看,音效是sound effect,而環繞聲是surround sound。但在現今家庭劇院的風潮下,常常會聽到類似這樣的說法:『某某環繞音效』。某某環繞音效其實是,混合了三個不同的概念。某某可以是Dolby Digital、DTS,或SDDS(註)。環繞應該是指稱具有環繞聲效果。音效就只是音效。 註:SDDS沒有進入家用市場。
從這張圖可以看出,這一個「臥虎藏龍」的預告拷貝是沒有搭載DTS時間碼的 |
這一個「侏儸紀公園:失落的世界」預告拷貝 只搭載了類比光學聲軌和DTS時間碼 |
這一個「空軍一號」的預告拷貝,沒有搭載SDDS音訊 |
至於,Dolby Digital、DTS和SDDS,只是將包含了音效與環繞聲的電影聲軌,經數位壓縮編碼後儲存於放映拷貝或光碟媒體上。嚴格來說,與音效完全無關。換言之,一部電影的音效好壞與否,不在於採用哪種數位音訊壓縮格式,而是在於音效製作的本身是否用心。各種數位音訊格式,只是依各自的音訊壓縮理論,對電影聲軌進行壓縮編碼。假使電影聲效製作粗糙,相信再好的數位音訊格式也是無力回天。
本文參考自Film Sound History網站,以及相關文字資料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