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-06-30

景深的迷思 補充說明

寫這一篇 景深的迷思 的用意,並不是反對景深(淺景深),而是不同意對於淺景深的盲目崇拜,不論是攝影(相片)或攝錄(影片)。

前一篇已經說明,35mm film的模糊圈,相對來說大於一般電子攝影機的模糊圈。因此,電影比較容易拍出淺景深的畫面。這淺景深的畫面,有些是基於攝影器材特性自然形成,有些則可能是經過設計故意營造的。為什麼要設計?為什麼要故意營造?無非是為了說故事。故事才是目的,淺景深只是工具。我相信,如果無法取得淺景深較佳的工具,經過巧思一樣可以說好故事,這不也是台灣一直以來強調的創意嗎?

這裡的迷思,就是指盲目的崇拜淺景深,最終淺景深成了目的,為淺景深而淺景深。人類藝術的發展過程中,繪畫占了很大的一個區塊,刻意像相片那樣強調淺景深的繪畫,不多吧!

攝影可以利用它的淺景深特點來創作,但淺景深並不是攝影的全部。更何況電影(或說影片)又是另一種性質獨特的創作。淺景深只是這種性質獨特的創作中,攝影(cinematography或videography )這一部分的其中之一的特性而已。

另外補充說明一點。電影的放映特性,也會額外加深了不當的淺景深印象。當35mm拷貝上的影像,經由放映機投射到銀幕上,觀者從銀幕上的看到的,是被光學放大了很高倍數的影像,模糊圈的特性會更被凸顯出來。銀幕上的影像清晰(銳利)度,相較於拷貝上的影像已大幅降低,如果再加上淺景深,其視覺上的感受又會更強烈。這也是常常被誤以為的「電影味」(film look)。實則拷貝本身的影像不是這樣的,反而是和電子攝影影像般的清晰(銳利)、凝聚。這也是電影攝影特別重視對焦(焦距)的主因,只要一點點的焦距誤差,對焦景物投攝到銀幕上的影像,就是模糊的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