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數位電影放映,或HD影視產品日趨普及,甚至是HDSLRs的出現,'4K'也越來越常見。究竟4K是什麼?
先從'K'說起。剛開始學個人電腦時,幾K幾M這樣的術語,總是讓人有摸不著頭腦的挫折感。但是,弄清楚K和M的意思後,個人電腦的陰霾就此消散。'M'是mega的符號(一定要是大寫),mega是'百萬'(舊用語'兆')的意思,1'M'就是1000個'K'。'K'是kilo的符號,kilo是'千'(1000)的意思。而1000個'M',就是1'G' (gega),1000個'G'就是1'T'(tera)。
換言之,'4K'即為4000囉?可以說對,也可以說不對。如果把它當成一般的用語──這東西幾多錢? 4K(4000元),是可以的。但要論到'4K'的原始意義,就不是4000那麼直接了。
'4K'應該可以說是起源自電影後製,而且和電影的膠卷(film)轉數位視訊有關。在人類開始電視廣播,但還沒有發明戶外電子攝影機(ENG, 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)前,新聞影片仍是用膠卷攝影機拍攝記錄。電視台有一種專門把卷膠影像轉換為電子視訊的設備──Telecine。隨著電影與電視的發展越來越密切,Telecine反而淡出電視台成了電影後製的一環,特別是電影開始進入數位特效後,Telecine扮演的角色也日形重要。
一開始,'過TC'只是把卷膠影像轉換為類比視訊(NTSC, PAL, etc.)。隨著視訊邁向數位SD、數位HD,'過TC'也加緊腳步跟上時代,Sony都曾經跨界推出過FVS-1000 Vialta Telecine (註:Telecine向來有其傳統品牌)。另一方面,現今所謂的'數位電影'(數位拍攝)出現前,好萊塢已經實行好一段時間,把全部毛片(dailies)轉為數位檔案進行剪輯、後製,最後再輸出為膠卷拷貝,兼顧環保與節省工作拷貝的成本。'數位電影'日趨發展後,這些數位化的檔案就被稱之為Digital Intermediate(DI),Telecine也轉化為Film Scanner。
約莫就在'過TC'剛進入HD的時候,業界也開始討論'2K'、'4K'的問題。一般認為'2K'解析度約符合'校正拷貝'(Answer Print)的解析度,但在維持卷膠影像品質上'4K'是最佳選擇。這也說明了,德儀DLP數位電影放映一開始僅以"1.3K"登場繼之以'2K'至今,Sony選擇以'4K' SXRD數位放映搶攻市場,兩者之間差別的緣由。(註:1.3K為1.3 megapixels之意,一般為敍述方便而稱之以1.3K,實際並沒有這一級)
究竟'4K'和'2K'有何差別?按「The Motion Picture Image – From Film to Digital」一書所載:35mm膠卷掃瞄區全片幅(Full Aperture)全解析度相對為4096 x 3112 pixels、半解析度2048 x 1556 pixels,1.37:1(有聲電影片幅)全解析度相對為3656 x 2664 pixels、半解析度1828 x 1332 pixels,新藝綜合體片幅(Cinemascope) 全解析度相對為3656 x 3112 pixels、半解析度1828 x 1556 pixels,維士寬銀幕片幅(Vistavision, 35mm水平8齒孔)全解析度相對為6144 x 4096 pixels、半解析度3072 x 2048。DCI(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)2008年3月7日定調數位電影規格,其中畫面解析度分別為:2.39:1-4K為4096 x 1716 pixels、2K為2048 x 858 pixels,1.85:1-4K為3996 x 2160、2K為1998 x 1080;各種格式的pixel寛高比皆為1:1。
所以,嚴格說起來'2K'、'4K'原本是屬於電影後製的用語。只是時下偶爾因論及HD或HDSLRs的解析度,而引用'2K'、'4K'這樣的用語。但絕對不可混淆了'2K'、'4K'的原始涵義。
先從'K'說起。剛開始學個人電腦時,幾K幾M這樣的術語,總是讓人有摸不著頭腦的挫折感。但是,弄清楚K和M的意思後,個人電腦的陰霾就此消散。'M'是mega的符號(一定要是大寫),mega是'百萬'(舊用語'兆')的意思,1'M'就是1000個'K'。'K'是kilo的符號,kilo是'千'(1000)的意思。而1000個'M',就是1'G' (gega),1000個'G'就是1'T'(tera)。
換言之,'4K'即為4000囉?可以說對,也可以說不對。如果把它當成一般的用語──這東西幾多錢? 4K(4000元),是可以的。但要論到'4K'的原始意義,就不是4000那麼直接了。
'4K'應該可以說是起源自電影後製,而且和電影的膠卷(film)轉數位視訊有關。在人類開始電視廣播,但還沒有發明戶外電子攝影機(ENG, 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)前,新聞影片仍是用膠卷攝影機拍攝記錄。電視台有一種專門把卷膠影像轉換為電子視訊的設備──Telecine。隨著電影與電視的發展越來越密切,Telecine反而淡出電視台成了電影後製的一環,特別是電影開始進入數位特效後,Telecine扮演的角色也日形重要。
一開始,'過TC'只是把卷膠影像轉換為類比視訊(NTSC, PAL, etc.)。隨著視訊邁向數位SD、數位HD,'過TC'也加緊腳步跟上時代,Sony都曾經跨界推出過FVS-1000 Vialta Telecine (註:Telecine向來有其傳統品牌)。另一方面,現今所謂的'數位電影'(數位拍攝)出現前,好萊塢已經實行好一段時間,把全部毛片(dailies)轉為數位檔案進行剪輯、後製,最後再輸出為膠卷拷貝,兼顧環保與節省工作拷貝的成本。'數位電影'日趨發展後,這些數位化的檔案就被稱之為Digital Intermediate(DI),Telecine也轉化為Film Scanner。
約莫就在'過TC'剛進入HD的時候,業界也開始討論'2K'、'4K'的問題。一般認為'2K'解析度約符合'校正拷貝'(Answer Print)的解析度,但在維持卷膠影像品質上'4K'是最佳選擇。這也說明了,德儀DLP數位電影放映一開始僅以"1.3K"登場繼之以'2K'至今,Sony選擇以'4K' SXRD數位放映搶攻市場,兩者之間差別的緣由。(註:1.3K為1.3 megapixels之意,一般為敍述方便而稱之以1.3K,實際並沒有這一級)
究竟'4K'和'2K'有何差別?按「The Motion Picture Image – From Film to Digital」一書所載:35mm膠卷掃瞄區全片幅(Full Aperture)全解析度相對為4096 x 3112 pixels、半解析度2048 x 1556 pixels,1.37:1(有聲電影片幅)全解析度相對為3656 x 2664 pixels、半解析度1828 x 1332 pixels,新藝綜合體片幅(Cinemascope) 全解析度相對為3656 x 3112 pixels、半解析度1828 x 1556 pixels,維士寬銀幕片幅(Vistavision, 35mm水平8齒孔)全解析度相對為6144 x 4096 pixels、半解析度3072 x 2048。DCI(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)2008年3月7日定調數位電影規格,其中畫面解析度分別為:2.39:1-4K為4096 x 1716 pixels、2K為2048 x 858 pixels,1.85:1-4K為3996 x 2160、2K為1998 x 1080;各種格式的pixel寛高比皆為1:1。
所以,嚴格說起來'2K'、'4K'原本是屬於電影後製的用語。只是時下偶爾因論及HD或HDSLRs的解析度,而引用'2K'、'4K'這樣的用語。但絕對不可混淆了'2K'、'4K'的原始涵義。
The Motion Picture Image – From Film to Digital所載表格 *按:'Academy'為'影藝學院標準',寬高比為1.33:1與' Full Aperture '同。
但以0.864除以0.735為1.37:1,作者本意應指有聲電影之後,
留下(扣除)光學聲軌空間的「全片幅」,可能是筆誤而為'Academy'。
DCI Digital Cinema System Specification V.1.2 March 07, 2008 Ph: horizontal pixels Pv: vertical pixels
AR: aspect ratio PAR: pixel AR